來到湖北省鄂州市新廟鎮擔任鎮長快一年了,30歲的漆錕自認“褪去了北大博士的光環”。這個學生時代習慣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年輕人,如今喜歡往村裏跑,常常一天要接連走訪三四個村子,鞋子“常年一腳泥”。
漆錕1992年出生,從小是親朋眼裏的“學霸”。2015年從武漢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本科畢業後,他到北大讀研。其間,還到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習一年。28歲時,他獲得了北大航空航太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2020年8月,作為湖北省委組織部引進生,漆錕來到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挂職工作一年。隨後,他成為新廟鎮鎮長。
新廟鎮地處鄂州東郊,佔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萬餘人。2019年12月,伴隨鄂州花湖機場建設推進,新廟鎮被劃入新成立的臨空經濟區。
新廟鎮與漆錕的家鄉黃岡一江之隔。北大博士到江對面的鄉鎮當鎮長?親朋很詫異,也有些不能理解。
“到基層打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機場也與航空航太工程專業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漆錕這樣回應。
聽説小鎮上來了個北大搞航太的博士當鎮長,一些人甚至專門跑到政府來“看稀奇”;鄉村幹部有的年齡偏大,很多人也想瞧瞧這個出校門才1年的小夥子是否真的有“三頭六臂”。
挑戰立即擺在了面前。不同於此前在校園時只用對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負責,如今,徵地拆遷、項目建設、産業招商、鄉村振興、衛生防疫……他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具體而微。他坦言有些忐忑,“如履薄冰”。
剛到任不久,鎮裏需要新建一個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機構給出概算圖,涉及金額4000萬餘元。這是漆錕第一次接觸這類事務,首次會商時他沒有當場表態,“後來才知道,項目數額已超出鎮一級黨委政府權責範圍,按照流程應明確提出反對意見”。
初來乍到,基層工作經驗不足,漆錕感覺到了壓力,但更多的是動力。遇到不懂的,他向同事請教,“一個事項分哪幾個步驟、時間節點是什麼,分別找誰溝通,其間有哪些問題需要重點留意……鍛鍊了幾次後,處事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提升”。
他相信“勤能補拙”,多年校園“學霸”經歷中培養的“自學能力和系統性思維”為成長“加速度”。
一次,一家衛星物聯網企業來新廟鎮考察。漆錕雖學的是航空航太專業,但對衛星物聯網並不太了解。他連續花了好幾個晚上,提前查閱前沿論文、最新報道等,了解企業與行業整體情況。洽談時,企業方發現,這名90後鎮長很“懂行”,不僅知曉行業內幾家領先企業各自的優勢,還對涉及的荷載、頻率、波段等具體數據了然于胸,談判得以順利高效進行。
新廟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漆錕常常剛從會場出來就到村裏,與村幹部謀劃産業帶動群眾增收、走訪農戶收集“急難愁盼”。
位於鎮西南山區的水月村地處城鄉接合部,曾是重點貧困村。村裏有一段破損山路,漆錕和村支部書記實地察看,推進修路事宜。“可以修幾寬”“邊坡怎樣處理”“封閉施工,群眾進出從哪兒走”……他邊走邊看,邊用方言問答,問問題時習慣問得具體細微。
漆錕在鎮政府的辦公室常年開門接待群眾。5月的一天,一名村民匆匆找來,原來,她的丈夫在集鎮上被一名酒駕司機撞傷,經交警介入,對方賠付了8000元。她覺得“這錢太少了”。漆錕請她坐下,當即聯繫交警與法律顧問,請他們通過電話為其講解相關政策、法規。聽完後,這名村民不再有異議。
與村幹部、老百姓打交道多了,漆錕不斷收穫著感動和力量。
今年4月,鄂州出現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包括新廟鎮在內的部分區域實施靜態管理。漆錕全面負責全鎮防疫工作,緊急處置各類突發狀況,深夜帶隊到轄區各封控點位巡查。看到村灣的黨員淩晨仍堅守一線,看到一名在大雨中帶隊輾轉16個小組為村民做核酸的年輕村幹部鞋底都跑掉了,他感佩不已,認為他們就是“身邊最可敬可愛的人”。連續20多天,他沒有回家,晚上睡在辦公室,直至靜態管控措施解除。
復工復産,他強調“安全是第一位”,一些機器在疫情期間暫停,重啟需要預先做好零部件檢查;汛期來臨前,召集相關部門篩查低窪點位,及時處置,部署防守;其他地方發生災情,迅速在轄區開展自查,排除隱患……“每一項工作都刻不容緩。唯有勇挑重擔,埋頭苦幹。”漆錕説。
在新廟鎮,35歲以下的年輕幹部佔比約三分之一。“基層是年輕幹部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本領、成長成才最有養分的地方。”在有著20多年基層工作經歷的鎮黨委書記余翔林看來,像漆錕這樣的青年幹部的到來,不僅充實了基層幹部隊伍,更帶來了幹事創業的新理念,“他們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敢闖敢幹、朝氣蓬勃,與年齡較長的幹部形成了相互促進、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按照規劃,最近5年,新廟鎮將圍繞服務於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打造高端臨空産業體系,構建宜居宜業産城融合區。這其中,也有漆錕帶來的新思路。
“腳下有多少泥土,年輕幹部就有多少歷練”,在鄉鎮工作,漆錕“增長了見識與才幹”,收穫了鄉親們的笑容、個人幹事本領的提升,以及沉下心來踏實幹、一步一個腳印抓落實的工作理念。他説,將繼續紮根基層、錘鍊本領,做一名“泥土味”幹部,並呼籲更多年輕人到基層錘鍊青春、收穫成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