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球誕生下一位李娜或不會太久

發佈時間: 2022-07-06 10:00:54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盛夏的北京,下午3點,在超過35攝氏度的高溫中,國家網球中心的藍色網球場地上依然有青少年在練球。陪著自己10歲女兒風雨無阻地打了5年網球的姚女士,此時真想享受會兒空調房間的清涼,但看著陽光炙曬下的女兒在場上揮汗如雨,姚女士默默地守在場邊。她知道,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擋女兒對網球的熱愛,而她能做的,就是給予女兒最大的支援。

從小眾運動到真的火了

下午5點,隨著放學時間的到來,國家網球中心也熱鬧起來,幾乎每一片網球場上都有接受網球培訓的孩子。從事網球培訓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教練蔡瑜,親歷了網球運動在中國從小眾運動變為熱門運動的過程。腳下的這片場地——國家網球中心,見證了中國網球趨熱的發端。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選手李娜在國家網球中心奪得網球女子單打第四名,這是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網球取得的最好成績。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女雙金牌,到李娜的女單第四名,中國網球正是依靠奧運會的優異成績在廣大國人心中留下第一印象。那個時候,學習網球專業的蔡瑜剛剛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工作,她當時看到的是網球運動尚屬於小眾運動,但社會影響力已經開始擴大。

蔡瑜回憶,那時候,北京的網球場上主要進行的是成人培訓,因為學習打網球的孩子還很少。蔡瑜來北京後的第一個5年,主要做的是成人網球培訓。

中國網球培訓市場的火爆是從2014年也就是李娜第二次奪得大滿貫冠軍之後全面開始的。蔡瑜認為,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1年李娜第一次在大滿貫奪冠,網球在中國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量變到質變的節點發生在李娜第二次大滿貫奪冠。李娜的第二次奪冠,在中國徹底“引爆”了網球運動。還有網球教練也表達了相似觀點,明星運動員對一個運動項目的推廣起著巨大作用,對中國網球來説,李娜的明星效應非常顯著。2014年,李娜第二次奪取大滿貫賽事女單冠軍證明了中國人能拿到大滿貫冠軍絕非偶然,這極大地提升了國人對網球運動的熱情。2014年,36歲的李娜在第二次奪得大滿貫冠軍後不久就宣佈退役,但中國網球熱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蔡瑜表示,2014年以來,中國網球持續走熱,尤其以青少年培訓的火爆為標誌,越來越多的孩子拿起了網球拍。網球培訓市場也從成人培訓迅速轉變為以青少年培訓為主。

蔡瑜的直觀感受是,學習打網球的孩子越來越多;教練、場地明顯不夠用;青少年的網球比賽也越來越火爆,不少青少年網球比賽都出現了剛開放報名就迅速報滿的情況。

和很多家長一樣,姚女士最初只是希望孩子通過打網球增強體質、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學習一項國際化的體育運動技能,並沒有過多考慮孩子的網球之路到底能走多遠。孩子在學習網球的過程中,興趣越來越足,又展現出一定的能力和培養前途,家庭的支援力度才越來越大。最終,在孩子原本廣泛接觸的各類業餘愛好裏,網球成為為數不多的一直保留下來的選項之一。

儘管姚女士的女兒已打到了同年齡段全國前三的水準,家庭對女兒打網球也做到了無條件支援,但姚女士還是不太敢去想女兒未來到底能在網球方面取得怎樣的成就。

新一代球員培養多從家庭起步

李娜退役之後,中國選手在國際網球賽事上的表現有所滑落,直到近兩年,情況才有所改觀。隨著一批年輕選手的涌現,特別是今年以來,19歲的鄭欽文在法網、溫網比賽上接連打出不俗戰績,中國網球誕生“下一個李娜”的前景越發光明。與此同時,在國內青少年網球培訓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一批優秀的網球苗子逐漸涌現。

就在近日舉行的2022中國網球巡迴賽CTA1000長沙站的比賽上,14歲的“小花”張瑞恩首次參加職業賽事。張瑞恩是國內網壇備受關注的一名新星,14歲的她身高1米78,1個月前的長沙公開賽上,她囊括了女單、女雙冠軍。小小年紀的她已經大膽喊出“想成為李娜”的夢想。張瑞恩的網球之路與國外絕大多數職業網球運動員的成長模式極為相似——出生在一個熱愛體育的家庭,幼年就接觸網球,童年就開始進行比較專業和系統的訓練,在國際化的訓練和比賽體系裏成長……

不難發現,新一代成長起來的中國網球新星,早早就開始接受網球運動啟蒙,並有著國際網球視野,這與以李娜、鄭潔為代表的中國上一代網球運動員基本上都是被動走上網球之路,有著明顯不同。

不過,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為孩子選擇了網球這條路,家長也要提早了解,家庭培養一名往專業水準和職業方向發展的網球選手是極為不易的。

蔡瑜表示,首先是家庭必須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因為網球是一項高端運動,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北京一名網球家長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其培養孩子打網球的年花費在30萬元人民幣左右。在蔡瑜看來,這樣的花費對於一名想走專業網球道路的青少年選手來説並不誇張。

其次,家庭還要為孩子打網球投入巨大精力。姚女士表示,在女兒開始接受比較專業的網球訓練之後,自己就放棄了工作,成為了全職媽媽。因為隨著孩子打網球的時間越來越多,家長需要陪伴、輔助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雙職工家庭將很難兼顧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與網球訓練、比賽。一名網球青少年選手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名為了孩子的網球之路放棄了自己事業的家長。

多項改革提升國內網球發展環境

當網球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選擇,如何在新的環境下更好地培養中國網球人才也擺在了中國網球協會面前。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國家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黃瑋近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透露,中國網球協會在已經推出相應舉措的基礎上,還將加大助推力度。

一是繼續堅持辦好已經舉辦3年的中國網球巡迴賽。這項比賽允許最小年齡在14歲的選手參加,這極大增加了國內網球選手的比賽機會和他們與國內高手交流、學習的機會。黃瑋介紹,在以往的賽事體系下,U14、U16這些年齡段的青少年選手,都是按年齡組參加國內賽事,這些年齡段的優秀青少年選手很難與國內水準比較高的專業選手同場競技,但中國網球巡迴賽給了國內所有網球選手一個同場競技的平臺。從過去兩年看,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一些優秀的青少年選手參加國際賽事的難度加大,但中國網球巡迴賽給了他們重要的鍛鍊機會。可以説,中國網球協會用中國網球巡迴賽補了國內網球賽事體系裏的一塊短板。

二是中國網球協會即將推出“壓茬計劃”。今年8月就要在位於南京的中國網球學院舉行第一期“壓茬計劃”的選拔。“壓茬計劃”,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主要是為了培養新人。據黃瑋介紹,國內所有符合要求的網球青少年都可以參加“壓茬計劃”選拔。按照U14、U16兩個年齡組,中國網球協會計劃每年共選出男女共20個孩子,送往美國、歐洲的專業網球學校接受訓練,中國網球協會和地方體育部門將承擔孩子培養經費的75%,家庭只需負擔另外的25%。這將大大減輕家庭培養孩子走網球職業道路的經濟負擔。黃瑋表示,“壓茬計劃”的推出,也是為了構建新型舉國體制,使得國家、省市、社會、個人、家庭共同努力促進網球人才培養,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三是正在醞釀進行全運會的網球項目改革,包括全運會網球項目的金牌認定、成績計算和項目設置,主要是為了鼓勵職業球員到國際職業賽場中去提高水準為國爭光。另外,設立全運會網球青少年組,鼓勵更多省市自主培養高水準網球後備人才,解決網球運動發展不充分、不均衡問題。

黃瑋認為,網球項目是世界上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體育項目,網球項目水準提升上去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然要求,同時,網球運動又是適合中國人取得優異成績的項目,可以為體育強國的建設貢獻力量。上述幾項舉措和改革對於中國網球的發展將産生比較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將在中國網球年輕人才的培養上發揮積極作用。

7月3日,中國選手鄭欽文在今年的溫網比賽上止步32強。這個成績對於中國網球來説不算出眾,但對於19歲的鄭欽文來説,第一次參加溫網就打進第三輪已經是一個巨大成功。今年以來,鄭欽文在大滿貫賽事上大放光彩,讓人看到了中國選手再次在網球大滿貫賽事上問鼎單打冠軍的希望。而中國網球更大的希望則來自鄭欽文背後,國內呈幾何級數增長的青少年網球人口。迅速擴增的人才厚度和不斷提升的國內網球發展水準,決定了中國網球誕生下一個李娜將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