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合計1076萬,創歷史新高,加之疫情影響,就業形勢異常嚴峻。但困難也是相對的,不宜籠統地談大學生就業,需要對畢業生分流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一般來説,畢業生大體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考研、考公或考編族,他們不追求暫時性就業,如果暫時沒有考上,就會選擇先學習或充電。第二類是家境比較好,不愁經濟收入來源,或對人生定位與目標不清晰,他們對就業缺乏緊迫感。第三類儘管主觀上積極求職,但經常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結果就處於待業狀態。第四類是那些真正主動積極投身就業的人。這一部分人是真正應該關注的對象。
據了解,目前各大高校開展的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主要有提供就業指導、組織招聘會等,近年來部分學校推出了學校及下屬學院領導走訪大中型企業、線上直播帶“貨”、學校發動教師幫扶學生就業等新招。
但是,一些學生反映,雖然學校有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但就業指導老師嚴重缺乏,很多時候只是泛泛而談。學生鮮有機會參觀與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對行業動態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更多學生過著宿舍-教室-圖書館的三點一線的生活,深入田間地頭、生産一線的實踐課或考察課很少,比例極低。
作為一名高校社會學系教師,我一直覺得學生應該經常走出校門,走進生動的日常,關注身邊與“附近”,將課堂理論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我教授的“都市社會生活”公選課,授課對像是學校各專業的大三學生,在第一次課上,我拋出一些本地人耳熟能詳的地名或某種獨特現象,讓去過或了解過的同學舉手示意,結果令我大跌眼鏡,超過半數的學生對當地的了解與認識相當有限。
學生開展實踐課的需求很強烈,我也同樣強烈,只可惜一些不合理與不科學的約束,讓這件事變得較為艱難。結果是,學生對真實的社會需求、企業表現知之甚少,這必然削弱其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培養大綱及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脫節,畢業生不能或很難短期內滿足企業需求,是當下招工難與求職難並存的重要原因。
眾所週知,就業率關乎高校的生存與發展,是學校管理者競相追逐的重要指標,但不宜抽象或籠統地講就業率,有關部門與單位要轉變觀念,摒棄過往一味追求高就業率、快速就業、就業率排名等做法,坦然接受慢就業、緩就業等現實情況,將提高總體就業率轉向提高凈就業率,並將更多注意力集中于就業意願強烈的群體,做到有的放矢。
就業是市場行為,學生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全方位提升,對於增加就業率與提高就業品質至關重要。宏觀方面,學校需要不斷充實師資力量,合理完善專業結構,調整理論與實踐課比例,平衡好書本知識與社會知識、本專業知識與通識性知識,從而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複合與全面發展型人才。
微觀方面,學校應致力於建構更為緊密的校企合作關係,將校企合作常態化。推動更多用人單位管理人員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成為兼職導師,面對面講授他們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教授學生一些實實在在的技能與本領。對於低年級學生,學校就有必要幫助他們明確未來的就業或升學方向,實施分類培養,對其中準備畢業後直接就業的學生開展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尤其是實踐性強的專業,要提早安排實習或實踐,而不是大四或大三才開始這項工作。
當然,學生不一定非要一開始就試圖把未來願景或發展藍圖規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適當的試錯與摸索也有積極意義。而且,認清自己很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更重要,而不是一味從眾,看到身邊的人考研、考公,自己也盲目跟隨,貽誤了其他求職機遇。平日裏多一些思考“我擅長什麼”“我有哪些潛力或潛能”“我適合從事什麼工作”“我的弱點有哪些”,對提高就業能力不無裨益。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