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0個部門正式印發《關於推動傳統工藝高品質傳承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體系,推動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為傳統工藝的傳承、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傳統工藝的保護取得了重大成就,已形成完善的全國性保護體系,並積極探索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但由於傳統工藝種類、數量眾多,傳承情況差別巨大等原因,各地和相關單位及人員在傳統工藝的傳承保護、利用,尤其是創新上易出現各種問題。
有些地方忽視了傳統工藝的複雜性,將生産性與非生産性的傳統工藝項目、傳承困難與傳承情況好的項目同等對待。結果,一些地區出現了把傳承都很困難、現有市場空間很小的傳統工藝産品當作本地區的新經濟增長點産業進行發展的現象。為此,《通知》在“加強傳統工藝項目保護”中首先強調“推動項目分類施策”,提出開展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傳承情況評估,加強項目保護單位動態管理,督促制定針對性項目保護傳承規劃等。
還有的地方假借創新的名義製造“不真”的傳統工藝産品。長時間以來,用現代技術製造倣傳統工藝的産品卻自稱是傳統工藝創新産品的現象比較普遍,例如機器雕刻的産品宣稱是傳統工藝手工雕刻的産品;機器紡織的産品宣稱是傳統工藝手工紡織的産品;化工合成漆製作的産品宣稱是傳統天然大漆製作的産品;倣真的合成材料宣稱是珠寶玉石材質等移花接木、偷工減料的做法已是常見。這樣的做法表面上使這些傳統工藝産品可以低價銷售,實際上把人們對於真正傳統工藝産品的認識引向了誤區,同時,對真正的傳統工藝産品市場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此外,還存在兩種設計問題。一種是普遍設計水準低:缺乏現代設計,更缺乏既符合傳承要求,又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設計。另一種是設計者缺乏對傳統工藝、傳統文化的常識,例如亂用傳統工藝産品的紋飾,在産品的紋飾上出現了“關公戰秦瓊”,張冠李戴、喜喪顛倒等現象,讓人哭笑不得。
目前來看,造成傳統工藝的傳承困難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應用場景消失,比如隨著更適合現代生産生活環境的現代服裝的普及,很多地區民族傳統工藝製作的刺繡、編織服裝産品的應用和穿著場景逐漸減少。再如隨著現代人低糖、低鹽、低脂飲食方式的普及,一些傳統工藝製作的高糖、高鹽、高脂的“重口味”食品逐漸失去了競爭力。應用場景消失,相應的傳統工藝産品便只能博得少數人,甚至只有研究人員的關注。
其次是缺乏創新。一種是把創新理解成工藝的創新,如此,傳統工藝就成了現代工藝。另一種是把創新簡單理解為換個造型,於是瓶改罐、罐改瓶、瓷瓶畫改成瓷板畫的現象頻現。這兩種“創新”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最後是缺乏行銷。傳統的門店銷售、展會銷售、現代的直播銷售等是當下傳統工藝産品的主要銷售方式。這些推銷式銷售使傳統工藝産品淪為普通商品,導致了從顧客需求角度出發的、有針對性開發的、全面行銷的傳統工藝産品的缺乏。
那些傳承情況較好的傳統工藝産品均是市場空間大,且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産品。因此,對於肩負著傳承重任,又存在傳承中遇到困難的傳統工藝産品而言,有三種發展路徑可以嘗試。
路徑一,屬於“非遺”傳承保護項目,然而卻在各種現代場景中均極難應用的傳統工藝産品,要在有關部門“真金白銀”的支援下實現傳承與保護。即使是當下流行的生産性的、傳承情況較好的傳統工藝産品,也應嚴格按照傳統技藝,使用傳統材料進行製作,從而實現傳承。短期內有市場不代表永遠有市場,尤其對於“非遺”傳統工藝,傳承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路徑二是創新開發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傳統工藝新産品。傳統工藝的核心是天然材料和手工技藝。在利用傳統工藝創新開發産品時,要以服務現代生活為導向,以手工為核心的製作方法,以天然材料為原料,製造適用於現代生活的傳統工藝産品。例如採用天然材料和傳統手工技藝製造的木製傢具,造型時尚,符合當代人生活需要,深受歡迎。
路徑三是開發具有傳統工藝元素和傳統工藝主題的産品。此類産品本身並不屬於傳統工藝産品,而是利用傳統工藝的要素開發的,通過展現傳統工藝之美助力傳統工藝産品價值的提升,具有傳統工藝意境的産品,也可以稱之為“傳統工藝文化創意産品”。對於設計者而言,此類産品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傳統工藝的傳承、保護和利用需要傳承人、傳習人、相關企業和有關部門等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各方全面了解、理解傳統工藝,落實針對性的政策和對策,放下對市場的誤解和偏見,為現代生活服務,讓傳統成為時尚,如此才能令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