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靜 “我們走了3個市調研了8個點,看到貴州省在農村改廁上多樣化推進,有很多可學可取之處。”6月26日,全國政協“聚焦農村改廁問題 改善人居環境”調研組在貴陽召開座談會時,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馬中平説。
座談會上,調研組和貴州省相關部門坦誠交流。
貴州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李再勇坦言,去年3月以來,貴州全面開展了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實際困難,比如由於農民居住分散、山高坡陡,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管護成本較高。由於投入不足,省財政資金支援建設的185萬戶戶廁中,有10%左右未按標準建設地下糞污收集處理設施。部分農村群眾仍有積肥還田的傳統習慣,不願改造廁所或不願新建化糞池等。
李再勇介紹,貴州結合新一輪鄉村建設行動,制定了《貴州省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方案》,將分類有序推進,比如對靠近城鎮距離污水管網較近的地方儘量納入城市改造體系。對農戶分散居住的地方,因戶施策,能改水的改水,能改旱的改旱,就近消納還田,確保無害化處理等。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吳曉青認為,貴州的做法實事求是,同時也代表了西南地區的水準。農村廁所革命是對農村群眾環境觀念的提升,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紮實穩步推進,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杜宇新認為,農村改廁工作已經實施多年,各地都有一些具體的模式和創新做法,也積累了一批比較好的改廁經驗。對於這些新技術、新模式和創新做法,應當進行一次整體評估,對經過科學評估後的好做法,新技術和成熟經驗,進行分類總結,並加大推廣力度。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薛延忠提出,在實施農村改廁的過程中,要考慮後期管護問題,要保證農民用得起。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劉永富建議,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首先要規劃先行,需要研究整村推進,防止重復建設。同時,要調動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把改廁真正當作自己的事。
調研組強調,農村改廁還需要科技支撐,鼓勵支援科研機構、企業等開展乾旱寒冷地區衛生廁所適用技術和産品研發。建立技術支撐服務體系,分區分片開展現場、線上等多形式技術服務,幫助基層解決改廁難題。
委員們表示,農村改廁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求好不求快,一年接著一年幹,扎紮實實向前推進,真正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