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是上海羋知文化公司疫情後開業的第三天。這一天,創始人朱瑞曉面試了幾個前來應聘的新人,還有更重要的工作是給約20名與自己一樣年輕的員工“打氣”、加油。
這是一間全新的辦公室,面積比原來的創客空間大了一倍,價格只比原來高出一點點。羋知文化原計劃在今年3月中旬正式搬遷,慶祝方案也定好了,卻在3月11日開始居家辦公。至6月20日開張,總計居家了100天。
“一堆糟心事,正在慢慢恢復。但我們小微企業有韌勁兒。”朱瑞曉説。
隨著上海6月1日正式放開居民小區自由進出的許可權,上海人開始陸續上班了。這輪疫情期間,一大波小微企業受到衝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半個多月後,部分小微企業在政策加持下緩慢復蘇。
房租減免是及時雨
“我們最關心的,就是房租減免問題。這是實打實的支援和幫助。”朱瑞曉告訴記者,公司原本租在上海黃浦外灘一家民營創業園區內,租約期內就發生過糾紛,今年1月公司已按規定搬離,但有9.4萬元押金尚未返還。
後來公司租用的辦公場地位於上海虹口,業主方為上海國企全資子公司的新匯文化公司,4月20日業主主動通知她免租3個月,4月26日又通知她根據市政府新政策免租6個月。
“這筆租金的減免,對我們這樣的小公司來講,就是及時雨。否則我們很有可能一復工就面臨員工發工資難、到期付租難等一系列問題。”朱瑞曉介紹,與上一家創業園區的押金糾紛“今年2月24日提起訴訟,6月13日才收到立案通知”相比,“9.4萬元,對於我們文創類的小微企業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訂單”。
6月6日,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疫情後線下“開張”第一天,就有兩個小微企業創始人到府看房,線下簽約租房。“我們國企根據上海國資委要求,給了6個月免租,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都能申請。如果有二房東不給免租的,我們也會予以協調落實。”該中心副總經理姚家寬從5月1日開始,就和幾名公司志願者一起住在漕河涇創業園區內,專門為園區內的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有的企業主把公章、稅務章都放在公司裏,急時需要使用,否則沒法簽約了,志願者就在企業主的授權下全程拍攝視頻幫對方取公章;有的企業主要列印發票,發票機在公司裏,志願者在企業主的指導下學習使用發票機列印後跑腿送;有的企業主把半成品和成品貨物堆在辦公室,疫情期間沒法自己發貨,就讓志願者幫忙發貨,拍照留證明。
姚家寬清楚地記得,6月初,他和工作人員一起幫一家企業寄出了一件價值300萬元的“實驗單”——一台重約200斤的機器,要兩個人組裝,一人負責硬體、一人負責軟體。“要把企業一個員工接過來組裝,裝完再送給另一個員工搞軟體。”他介紹,這筆訂單之所以叫“實驗單”,主要是因為這筆訂單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這家企業下一筆價值1億元的訂單。
他介紹,這輪上海疫情,園區收到了很多小微企業的感謝信,線下“開張”後,也成為不少小微企業的租房“香餑餑”,“我們始終確保24小時有人值班,一旦有突發狀況,能確保服務不掉線”。
融資、退稅需求迫切
姚家寬所在的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旗下,還有一個漕河涇融資平臺。該平臺在上海本輪疫情期間針對園區內的企業,進行了3輪電話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超400家受訪企業中的200多家此次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其中190家企業表示疫情後可能會出現資金週轉困難。
這190家企業中,有71家企業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資金困難,存在一定的貸款意願,大部分企業的資金需求在100萬元到500萬元之間,經統計,這部分企業總體資金需求總量為1.76億元。引起企業資金困難的主要原因為疫情下的經營受阻,包括疫情封控下的上下游産業鏈中斷、企業無法開票資金無法回籠,等等。
針對資金需求比較急迫的41家企業,融資平臺工作組迅速召開電話會議,直接對接合作銀行的專項金融服務。此後,漕河涇旗下另外12家園區企業也被陸續安排在融資平臺每月召開的線上貸審會上上會。
姚家寬告訴記者,4月、5月,線上貸審會模式總共放貸兩億元,受益企業都是小微企業。
此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留抵退稅款也成了一些小微企業的“救命錢”。
三優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創新型抗體藥物研發和服務的中型生物高科技企業。其主管稅務機關近日開展線上輔導,輔導企業獲得了34萬元的留抵退稅款。
今年4月1日起,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正式實施。但處於疫情封控期間的上海企業,能否按時拿到這筆退稅款顯得尤為重要。身處上海的企業,一邊是即將要下發的員工工資,另一邊還要向下游廠家支付貨款,資金壓力顯而易見。
為此,上海稅務部門針對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出臺了線上指導退稅辦理的舉措,讓企業財務人員足不出戶也能辦理退稅。
領旗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鄭小玲早在4月初就接到了稅務部門主動打來的電話,“稅務專員告訴我公司屬於微型企業,在這次新政的擴圍範圍內。”她介紹,自己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在高鐵上銷售小商品,這次受疫情衝擊較大,“現在每一筆流動資金都關係到公司存續,3.9萬餘元退稅款‘落袋’,解了燃眉之急”。
上海稅務部門的數據顯示,小微企業已成為本次留抵退稅的主要受益對象,上海4月1日至5月15日獲得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戶數佔比96.6%,退稅金額佔比35.3%。
期待人員流動、物流恢復正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房租減免,還是優惠貸款、增值稅留抵退稅,都只是政府部門為小微企業紓困的“應急之舉、短期之舉”。真正要助小微企業紓困,還需要快速、有序地放開市場和人員流動,助力物流暢通。
“説實話,我不太關心房租減免的事。免了我100萬元房租,我還是損失了幾百萬元的大單子,損失只有靠後面加速銷售才能掙回來,靠免租、退稅能回籠幾塊錢?”總部位於上海張江的一家醫療機器人企業創始人華山(化名)告訴記者,公司從6月1日開始復工至今,偶爾有員工因小區再次封控而受影響,但總體上班情況已經恢復如初。
但該公司的銷售和産品供應如今卻面臨著一些困境。受防疫政策影響,該公司原本需要從國外進口商處購買的元器件到貨時間拉長了,“過去一批訂單3個月交付,現在要一年,”華山介紹,這會直接導致公司給上游醫院的交貨時間延遲,也會導致公司資金流不暢,“錢早就付給了供貨商,但要積壓一年;醫院那邊沒有收到貨,也不會給我錢”。
此外,華山的醫療機器人業務遍佈全國,設備安裝調試、後期維保等都需要線下進行,但受制于各地針對上海往來人員的隔離政策,員工出差去外地調試設備、指導醫生使用的環節也出了問題,“上海的員工沒法去外地調試設備;我們在外地的員工也沒法來上海進行線下培訓,也做不好調試。我們的客戶體驗度會變差,新産品也推銷不出去,客戶們也都比較保守,原有的訂單都推遲了”。
文創企業的創始人皮蛋(化名)也有類似的困境,“文創本身就是錦上添花,但目前很多企業自身生存也有困難,都把文創類的需求延遲或者取消了”。
皮蛋的公司已經100多天沒有資金進賬了。她告訴記者,公司近期主要與一些官方媒體機構合作,為其免費定制各類海報,以此來增強一下品牌美譽度。“3月份時與天津一個商場談了一個5年合約期的布展大單,還在開發一種文創盲盒。現在都擱置了。”皮蛋介紹,天津的商場出於“隨時可能會封控”的考慮,取消了原定的布展計劃;文創盲盒則是由於工廠在東莞,此前發生過疫情隔離,延遲交貨6個月。
皮蛋的公司過去還會通過給一些品牌家紡企業卡通Logo的授權來掙一些錢。她告訴記者,2013年時,給一個家紡品牌授權某個卡通形象使用權可能有50萬元至100萬元,但到了今年,同樣影響力的卡通形象即便報價20萬元也可能無人問津。
每年的四五月,原本會有很多品牌商與公司合作策劃“6·18”大促活動,但今年,皮蛋的老客戶們大多沒有動靜,“‘6·18’這單生意肯定錯過了,有部分客戶對‘雙11’活動也有些擔憂,正在猶豫是否做活動”。
皮蛋期待人員和物流流動都早日恢復常態,“免租、免稅、貸款只能幫我們一時紓困,真正解困還得讓日常生意恢復正常才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