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類腦智慧賽道 賦能傳統行業升級

發佈時間: 2022-06-28 09:35:19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類腦智慧是國家佈局下一代人工智慧的重要方向,是決定一個國家能否獲得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競爭主導權的關鍵因素。”合肥中科類腦智慧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海峰認為。

作為85後青年,他正式踏上類腦智慧賽道始於2017年。此前,他曾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後來進入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攻讀聯合培養博士學位。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承擔單位,建設類腦智慧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我國類腦智慧領域迄今唯一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也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建設單元。

正是這一年,1989年出生的劉海峰在博士畢業的人生關口決定,回到合肥,擔任該實驗室産業化負責人,並組建合肥中科類腦智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類腦”)。

28歲擔任董事長,對劉海峰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怎樣讓技術從“書架”走上“貨架”,怎樣確定合適的賽道去轉化生産力,怎樣為企業發展準備充足的“糧草”,這都是亟須解答的現實問題。他也必須完成從“學霸”向“創業家”的角色轉變。

劉海峰帶領著一個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其中研發人員佔比超過60%。

“作為青年科技創業團隊的領頭羊,我經常告誡自己和隊員,要深刻理解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這不僅有利於個人和團隊的成長,也有利於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發展。我們要為國家貢獻聰明才智,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他表示。

劉海峰和團隊首先選擇能源智慧化領域作為突破口,隨後在交通、教育、AI平臺等領域發力,落地智慧化産品解決方案,並以能源行業為標桿,逐步在不同行業場景深度賦能。目前該公司已在發電、輸電、變電和配電等領域,落地上百座變電站、上千個輸電檢測點,遍佈10余個省份。

據了解,傳統的電力變壓器檢查,一般包括目視檢查、耳聽檢查、嗅覺檢查等。儘管人工檢查24小時不間斷,但難免會有疏忽。通過海量數據集的收集、訓練和驗證,電腦可以根據味道分子的結構特徵、聲音的頻率等,模擬人類輸出對味道和聲音的認知,進而判斷是否存在問題。

以電力場景為例,通過現場調研、數據採集、線上訓練等環節,中科類腦已陸續研發了多種關鍵技術,如小樣本學習、電力3D場景倣真、跨媒體多模態融合等。截至目前,根據變電站及輸電線路的真實海量場景數據,中科類腦已開發出針對電力場景的120+類演算法。

此外,中科類腦聯合多家合作單位共同打造“端邊雲網”協同一體化的智慧解決方案。基於該方案,中科類腦在電力領域已陸續推出多款産品,包括基於可見光感知、紅外感知、嗅覺感知等多類型的智慧感知産品,以及覆蓋輸電、變電、配電等多電力業務場景的智慧分析産品。

為了降低人工智慧學習使用門檻、提高開發效率,中科類腦聯合類腦智慧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構建計算資源、數據資源和技術服務三位一體的人工智慧開放平臺——類腦智慧開放平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平臺向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免費開放,支援智慧計算、智慧分析工作。

2021年是“雙碳”元年。“未來我們要深耕能源賽道,借助先進人工智慧技術,推動能源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在劉海峰看來,這些不穩定能源如何消納以及保障能源的穩定提供,都需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新能源的智慧預測和區域調度決策技術。“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推動實驗室前沿技術落地能源的信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連續3年,我們的訂單收入實現百分之百的增長率。”

不僅能源行業,當下傳統製造業普遍面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急迫任務。而製造業企業往往存在培訓成本高、質檢工作量大、大型設備運維成本高等痛點。為此,中科類腦力求真實解決行業升級的技術難題。劉海峰舉例説,通過聲紋分析,中科類腦對洗衣機脫水異響進行AI檢測,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企業生産效率;通過視覺分析,可檢測電池外觀缺陷,降低不良品率,為企業節省用工成本等。

2020年,中科類腦完成了上億元的A輪融資,還上了“2020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榜單。不到5年時間,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200人,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並先後承擔3項國家級重大項目,多次獲得全球賽事的冠亞軍,以及2021年安徽省人工智慧技術獎一等獎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