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水長 甸上桃花香

發佈時間: 2022-06-23 09:20:13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6月的鴨綠江碧波盪漾,江畔綠意濃濃,燕紅桃樹漫山遍野,成群的鴨子在戲水。在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三面環水一面傍山的長甸鎮河口村。地處鴨綠江下游,素有“塞外江南”美譽,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是遼寧省“一村一品”燕紅桃産業示範村。

“春賞桃花、秋品鮮桃。”河口村黨總支書記兼村主任郎顯琨説,作為鴨綠江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河口村將生態農業與旅遊業融合在一起,在“五一”“十一”長假期間,村子每天接待遊客都在10萬人次以上。美麗的桃花成為遊客的看點,鮮桃成為大受歡迎的農産品。

經過多年發展,河口村桃栽植面積已超兩萬畝,年産量5000萬公斤。郎顯琨介紹,桃産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促進了庭院旅遊繁榮,河口村現有185戶村民開了農家樂,村民幹勁足,幸福感強。

燕紅桃是從1989年開始被引進的,並在上世紀90年代得到大面積種植。當時,河口村人多地少、村民增收難,但有著獨特的沿江水庫小氣候,因此長甸鎮黨委、政府與河口村“兩委”作出引進燕紅桃的決定。

河口的燕紅桃個大,每個都在250克以上,最大的重量達700多克。桃花在5月1日前後盛開,果實在8月20日左右成熟,採摘期較短,通常在20-30天左右。

郎顯琨回憶説,上世紀80年代剛引進這種桃樹時,情況並不理想,那時基本是每家零散種植,賣幾毛錢一斤。“後來,河口村相繼成立燕紅桃協會和合作社,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進來,逐年擴大種植規模。”

“燕紅桃對土壤要求不高,略喜酸性的沙性土壤。燕紅桃豐産性好,一般移植後第二年結果,第三年即可達到較大産果量。河口的燕紅桃果實肉厚,口味純正,堪稱水果佳品。”村民吉洪洲説。他是當地的種桃大戶,山間桃園佔地138畝,每年售賣桃子能有40多萬元的收入。

吉洪洲的父親在河口地區較早發展燕紅桃産業,積累了30多年的燕紅桃種植經驗。吉洪洲從小得到父親的言傳身教。

2010年5月,吉洪洲創建集果樹種植、桃園觀賞、農家餐飲、標準住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吉興家庭農場。此後,他將土壤管理作為重點,經過多年探索,他種植的燕紅桃實現“豆餅+有機肥+菌肥+草皮有機質+微量元素”全面給養,保障了土壤的健康迴圈利用,提高了燕紅桃的品質和桃樹的抗寒、抗病能力,實現了穩産、增産、優産。

“針對疫情影響,我開展網上認領桃樹計劃,每一棵被認領的桃樹都有單獨的攝像頭,認領人可以24小時看到自己桃樹的情況,待到燕紅桃成熟,認領人可以實地採摘,也可由農場代採、郵寄,在經濟效益和市場效應上取得了雙贏。”吉洪洲説。

像吉洪洲這樣的燕紅桃種植戶,河口村還有很多。順應網購、電商、直播帶貨的趨勢,村裏經常開展電商培訓班,桃農一起研究在網上銷售燕紅桃。

38歲的團寬甸縣委兼職副書記李宏2013年接觸農産品網際網路銷售,帶領本地果農將燕紅桃、草莓、藍莓等農産品的傳統銷售升級為電商産業鏈,組織成立了丹東市青年電子商務協會,累計培訓8600余人次。

李宏分析,網路銷售提高了桃子價格。正常收購每斤不超過3元的桃子,通過電商每斤可賣到10元,桃農足不出戶就可將桃子賣到全國各地,電商銷售助力了桃産業。

每到春季,萬畝桃園花盛開,旅遊旺季到來,遊客來此品嘗鐵鍋燉江魚、燉大鵝,吃江鴨蛋,再賞花遊江爬個山,住在乾淨整潔的農家院,村裏一派熱鬧景象。

隨著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村裏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回村裏開起了農家樂。

當過小學美術教師的村民王忠武8年前返鄉創辦了民宿飯莊——閒舍庭院。古樸的字畫、素雅的竹簾屏風、承載歷史的老物件和滿滿的幾架藏書,讓閒舍庭院透著幽靜典雅。

王忠武確立了“閒舍庭院是文化、是品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主基調,2018年還面向本地村民、旅遊從業者等經營快餐業務。“快餐不但增加了自家收入,還解決了村民在旅遊旺季和賣桃季的用餐問題。”他説。

“長甸鎮把‘桃花島’變成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充分發揮鴨綠江優美的自然風光優勢,打造風光秀麗的原生態人間仙境。”長甸鎮黨委書記丁一介紹,長甸鎮結合各村發展實際,積極發展燕紅桃、銀白桃、藍莓等“一村一品”特色産業品牌,並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農村電商、民宿經濟、庭院經濟,用綠色經濟發展帶動全鎮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從而實現“富民強鎮”發展目標。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