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向好 拔節起勢——乘勢而上合力破解“三重壓力”穩經濟大盤

發佈時間: 2022-06-20 09:46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者: 宋振遠 班娟娟 余賢紅 潘曄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進入6月,伴隨氣溫升高的還有中國經濟的熱度。

工業生産由降轉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外貿進出口增長明顯加快,金融數據超預期……近日相繼出爐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力破疫情衝擊,正在恢復向好。

就在一兩個月前,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陰雲還在籠罩著中國經濟。站在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面對“三重壓力”疊加“超預期變化”的複雜局面,“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黨中央審時度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國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打好動態清零硬仗,推動經濟快速恢復重振。

風物長宜放眼量。疫情帶來的短期困難不改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所有穩經濟政策舉措加快落地見效,億萬市場主體將重振信心,中國經濟將繼續積蓄復蘇力量,拔節起勢,向著更遠大更光明的前景前行。

觀勢謀局

推動復蘇力量不斷積蓄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9%提升至0.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4.4個百分點;

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加快9.5個百分點;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0.2個百分點……

5月經濟數據顯示,和上月相比,我國經濟主要指標(同比)邊際改善,呈現恢復向好勢頭。

從5月超預期的金融數據,到前5月增近兩成的吸收外資數據,再到物流業景氣指數、PMI指數、中小企業信心指數……一系列數據都在顯示,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響,迴圈逐漸暢通,弱化的市場預期正在得到扭轉。

“經濟運作的積極變化有所增多,主要指標多數出現改善,部分受疫情衝擊較大的地區,經濟出現了反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説。

年中臨近,當前正處於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中國經濟釋放恢復信號。”路透社如此評價5月份中國經濟表現。

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受到疫情衝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下行的壓力進一步加大,部分經濟指標轉弱,交通運輸、消費、旅遊等數據均出現大幅度下滑。中國經濟再度迎來新的考驗。

越是困難時刻,越考驗定力和決心。面對各種複雜因素,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不確定中注入的最確定因素。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黨中央提出明確要求。“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方面,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不斷調整和優化疫情防控舉措。另一方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識變、科學應變,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

察形辨勢、舉旗定向——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到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等,高層會議密集研判經濟形勢,正視“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問題,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釋放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強信號。

保持定力、積極應對——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超預期變化,進一步打通産業鏈供應鏈堵點,推動復工復産、穩産達産;減稅退稅、減租、緩繳稅費等所有紓困政策及時出臺落地,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潛力,在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等方面接連推出一批務實舉措,驅動經濟運作平穩不失速。

靠前發力、適時加力——國務院出臺六方面33項紮實穩住經濟所有政策。中央地方形成合力,各地區各部門增強緊迫感,新舉措“盡數出動”。多部委進一步增強工作主動性前瞻性,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針對經濟遭遇的超預期因素衝擊,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出臺穩經濟所有政策,並要求儘快實施、儘早完成,政策力度大、實施決心強,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國民經濟管理中並不多見。這是應對當前經濟‘非常’困難時期的‘非常’之舉,也反映了穩經濟政策工具箱仍有空間。我們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注重根據市場主體需求精準施策,為宏觀政策留下了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許英傑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通關破卡

破解堵點穩住經濟大盤

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面對錯綜複雜的新形勢,一個“穩”字成為“三重壓力”下破題的題眼。

——穩住市場主體,真金白銀紓困有力有效。

隨著“叮”的一聲短信提示音,一筆20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到達山東金晶匹茲堡汽車玻璃有限公司的賬戶。“增值稅留抵退稅真是解了我們公司燃眉之急,公司的流動資金得以補充,更加堅定了我們立足國際市場,加快産品研發的信心。”山東金晶匹茲堡汽車玻璃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常繼全在收到留抵退稅款後告訴記者。

“人社部門給予的各項政策支援源源不斷,惠企扶持力度特別大。”敏華傢具(中國)有限公司招聘高級經理黃雪峰説,就業見習基地補貼、吸納農民工補貼、社保減免等補貼政策,企業都真金白銀享受到了。今年企業新招聘了200多人,實現了不裁員、無降薪,工資準時發放。

今年以來,國內外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加劇,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增多、壓力加大,助企紓困成為穩增長的重中之重。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已累計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超2萬億元。

——穩住經濟大盤,中央地方形成一股合力。

5月的最後一天,由國務院印發的《紮實穩住經濟的所有政策措施》重磅出爐。財政政策、貨幣金融政策、穩投資促消費政策、保糧食能源安全政策、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六方面33項措施彰顯穩經濟力度。

6月的第一天,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穩經濟所有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新增1400多億元留抵退稅,要在7月份基本退到位。6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立足當前穩增長,著眼長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抓住時間窗口,注重區間調控,既果斷加大力度、穩經濟政策應出盡出,又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穩物價,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天津穩經濟“35條”、浙江穩經濟“38條”、江西穩經濟“43條”、福建穩經濟“48條”……5月底以來,20多個省份相繼出臺穩經濟所有政策措施實施方案。能用盡用、能出盡出、速享盡享。

不僅“穩”還要“進”,不僅著眼當下,還放眼長遠。

堵點逐漸打通——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打通物流和産業上下游銜接堵點政策成效有所顯現,5月份反映物流運輸不暢的企業比重較上月下降8.0個百分點。

重大項目成果連連——6月16日10時53分,滿載乘客的5818次列車從新疆和田站駛出,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國在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完成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最後一塊拼圖”,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建成。

改革攻堅不止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印發,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分析經濟形勢要抓住主要矛盾。當前的中國經濟,既有短期問題,也有長期問題。”聯合國貿發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梁國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儘快緩解疫情衝擊,儘量平衡防疫和經濟社會運作,是短期問題。繼續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著力提升經濟體系活力,重振微觀主體信心,是長期問題。

拔節起勢

堅定信心鞏固恢復態勢

日前,地處江西瑞昌市經開區的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車間一片繁忙,生産“不斷線”,物流“不斷流”,呈現産銷兩旺態勢。此前受疫情影響,公司面臨融資渠道窄、成本高等難題。有關部門主動送政策到府,為企業發放惠企資金100多萬元,解了“燃眉之急”。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健説,近期公司準備再招聘一批人。

企業發展的信心離不開政策發力的支撐。眼下,政策工具箱已經漸次打開,宏觀政策多管齊下,給實體經濟注入“強心劑”。

“能出臺的政策應出盡出,已出臺的政策要儘快落實到位,讓政策應享盡享。相關政策有利於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振信心,進而穩定經濟基本盤和發展大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曉白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伴隨形勢好轉,企業信心不斷累積,生産經營預期正在向好。

今年前4個月,江鈴集團共銷售新能源汽車3435台,同比增長超300%。“五一”假期,公司不停工、不停産,馬力全開趕訂單。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明判斷,短期來看,儘管有生産成本上升等短期因素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向好的趨勢沒變,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産出指數同步回升,分別為49.6%、47.8%和48.4%,明顯高於上月2.2、5.9和5.7個百分點。

既要提振企業信心,也要改善消費者預期。

在堅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更加注重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産信貸平穩增長,支援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個人住房、消費貸款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加快已授信貸款的放款進度。

收入端、需求端共同發力,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當前,全國多地繼續大規模發放消費券,覆蓋汽車、數位家電、百貨商超等重點領域。

……

站在年中時點,展望全年,中國經濟依然面臨不小困難:放眼全球,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烏克蘭危機加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縱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突出。

既要重視當下困難,也要堅定發展信心。對於短期的衝擊波動,對症下藥、紓困解難;對於中長期的潛力釋放,強基健體、固本培元。在複雜深刻形勢變化中保持清醒,善於在變局中抓住發展機遇,中國經濟就能衝出迷霧、戰勝各種風險挑戰。

處一隅而察大局、守一方而觀大勢。正如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所言: “中國經濟又處在一個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面臨的依然是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只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就一定能化挑戰為機遇,迎來柳暗花明,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邏輯。”(記者 宋振遠 班娟娟 余賢紅 潘曄)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