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萱是一名孤獨症兒童,趙心月和王魯儀患有聽力障礙,都來自山東省肥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在前不久由北京市多部門聯合舉辦的“文明遊園·青春添彩”主題宣傳文創作品徵集活動中,張雨萱和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黃子軒聯合創作的海報作品榮獲特別創意獎,趙心月和王魯儀的參賽作品也分別入圍。
該校美術教師張曉冬告訴記者,這不是學生們首次獲獎,學校學生曾多次參加省級、全國甚至國際藝術交流活動,並獲獎。
張曉冬是張雨萱的班主任,她告訴記者,張雨萱是一名高功能孤獨症兒童,剛入校時,她甚至有自殘、自傷和攻擊行為。然而當她畫畫時,會非常專注,情緒也會平穩下來。張雨萱很有繪畫天賦,進步非常快。剛入校時,她還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線條,經過五六年的訓練,現在已經可以臨摹複雜的作品。她的自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生活自理也完全沒有問題,在家裏還能幫助父母幹一些簡單的活兒。
學校另一位美術教師王姍姍對記者説,參加各種藝術比賽活動對孩子們來説是非常寶貴的機會,是讓他們向世界展示和表達自我的契機。
王姍姍是肥城市特殊教育學校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教師,在她來到學校之前,該校的美術課一直由其他學科的老師代課,學生們也沒有專門的美術教室,美術課開設在一間同時用作錦旗製作和書畫裝裱的工作室裏。肥城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導處主任李棟棟告訴記者,美育是培養特殊孩子形象思維的最好途徑,因此學校十分重視,于2013年開闢了一間獨立的美術教室,並由王姍姍負責。2016年,張曉冬老師來校任教,如今,學校共有4位專業的美術教師。
王姍姍畢業于南陽師範學院美術專業,大學期間做義工時,就曾接觸過殘障兒童這個特殊群體。開啟特教生涯後,她為孩子們設計了很多頗具特色的美術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畫畫雖然是很有樂趣的事情,然而學會紮實的技法卻需要長期不懈的練習,孩子們正值貪玩的年齡,有時也不免“犯懶”。“愛之深,責之切”,為了讓孩子們克服惰性,養成勤奮刻苦的學習習慣,王姍姍有時也不得不對他們嚴加管教。
“因為他們有先天性缺陷,如果再不努力、勤奮,以後怎麼在這個社會自立?”她經常告訴孩子,不能因為自己是有障礙的孩子,就要求獲得溺愛和補償,而是更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做一個自立自強、對社會有用的人,找到擅長的事情,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藝術的魅力,同時也擁有一技之長,王姍姍還利用業餘時間自費學習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濕拓畫,並傳授給學生們。王姍姍告訴記者,濕拓畫也被稱為大理石花紋紙藝術,是一種古老的作畫方式,王姍姍學習並掌握了這門技藝後,向校領導提議開設課程,並成立了濕拓畫社團,在教學生制畫的同時還製作出了雨傘、書籤等各種濕拓畫的衍生工藝品。她説,“如果這些孩子以後不能考上好的大學,他們至少可以開一個文創衍生品的小店,養活自己,實現自理和自立。”她還説,“我給孩子們提供不了其他幫助,只能用自己的專業,指導孩子們學習一些技能,讓他們多一個謀生的手段,不浪費在學校上課的時間。”
下一步,王姍姍計劃專門舉辦一個濕拓畫融合活動,讓學生的濕拓畫作品走進公園、社區以及更多的場所,讓濕拓畫得到更多人的認可。“這既是為了推廣這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為掌握這門技藝的孩子們做宣傳。”王姍姍説。
特校裏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陪伴和教育他們需要付出更多心血。一間美術教室不僅承載著孩子們的夢想,也承載著這些教育工作者的希望。這裡記錄著孩子們的成長和教師的付出,是他們共同的溫暖的家。今年,又一屆學生即將畢業,家長們卻捨不得告別。趙月悅的媽媽説:“這間美術教室裏充滿著溫暖,也充滿了孩子們的美好回憶。現在孩子馬上就要畢業了,我很捨不得這間教室,更捨不得這裡的老師。”張雨萱的媽媽説:“在老師的教導下,這些特殊的孩子們變得愈發自立、自信、自強,也愈發朝氣蓬勃。”
王姍姍告訴記者,美術教室之所以加入中國青年報社“溫暖一平方”,是因為彼此都有著傳遞溫暖的初衷。“我們想借助‘溫暖一平方’這個平臺,呼籲全社會給予殘障兒童更多關愛,也呼籲殘障兒童的家長們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他們雖然是特殊兒童,但孩子們仍然可以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和這個世界交流,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我們作為這群特殊孩子的‘第二任媽媽’,將帶著他們向上向善地成長,接受來自這個世界的溫暖,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
李棟棟表示,今後,學校會進一步將美育滲透在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融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之中,讓學生們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出他們創造美的熱情。作為“溫暖一平方”的夥伴,肥城市特殊教育學校美術教室會繼續將溫暖傳遞給特殊的孩子,引導他們勇敢地拿起畫筆,描繪自己精彩的人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