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易地搬遷戶羅益確返鄉創業的第三年,通過創辦扶貧車間他帶動了10多名搬遷戶就業。3年來,他身邊的搬遷群眾中,越來越多的人像他一樣加入創業大軍,共同帶動這個社區興盛發展。
在廣西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南寧市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搬遷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大部分實現就近就業,也有少部分有過打工經歷的人在社區附近開起餐館、辦起扶貧車間,走上創業之路。
用就業創業保障這些搬遷群眾的民生問題,使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讓脫貧群眾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的關鍵。對於這些曾經被認定為貧困戶的群眾來説,他們在創業路上主要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影響他們成功創業的有哪些因素?記者通過走訪調查試圖找出答案。
創業首先要具備市場觀念
“一個電話,服務到家。”5月10日,記者來到位於震東集中安置區內的羽馨布藝店,招牌上的廣告詞映入眼簾。店內,老闆馬桂嬌正在打電話與客戶溝通訂單細節,兩名店員忙碌地縫紉和熨燙窗簾布料。
37歲的馬桂嬌是隆安縣南圩鎮大同村花陸屯人,2019年,她和家中的4口人搬入震東集中安置區一套90平方米的電梯房,從此過上“城裏人”的生活。
馬桂嬌是家中的老大,父母有病在身,家裏只有一畝多田地,一年下來收穫的稻穀還不夠家裏人的口糧。為了4個弟弟妹妹繼續求學,她初中沒畢業便輟學打工,跟父親在工地搬過水泥,在窗簾店裏做過學徒。2015年,在成都一家窗簾店幹了10多年後,她決定回到家鄉隆安縣,開始自己創業。
“剛開始創業沒有啟動資金,我就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馬桂嬌説,最開始她選的店面是縣城裏房租最便宜的,一個位於地下車庫的單間,月租才200元。拿貨時沒有錢,她就跟商家商量能不能先賒貨,等掙到錢後再還。沒有客源,她就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在大街上推廣。剛開始創業,馬桂嬌做一單1000元的訂單才能掙100元,她想著“就當是免費幫別人做窗簾,哪怕不賺錢,只要能讓大家知道有這麼個人是專門做窗簾的就行”。
由於利潤微薄,請不起員工,窗簾店從接單、製作到安裝,所有的事她都一個人包攬。“當時我一個人又要帶孩子,又要忙店裏的事,有時候一個人在縫紉機上車窗簾,車著車著天就亮了。”馬桂嬌坦言,那段時間她也曾因為壓力太大流淚崩潰過,但從小經歷的貧寒困苦,讓她變得格外堅強,經常是抹乾眼淚,又騎上電動車去客戶家裝窗簾了。
馬桂嬌也表示,她選擇的這個行業其實在縣城裏競爭很激烈,但通過節約成本,給客戶提供合理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還是能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她的窗簾店最多的時候在縣城開了6家分店,通過不斷學習,她每年更新窗簾的産品款式,還在抖音上進行網路行銷。她的抖音號擁有粉絲7313人,獲讚14.4萬,受疫情影響小區封閉的當下,也沒耽誤她在當地推廣産品。
震東集中安置區目前共有搬遷戶(脫貧戶)5839戶24080人,大量新市民的到來給馬桂嬌的窗簾店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除了客流因素,馬桂嬌認為之所以能創業成功,是因為多年在窗簾店打工所接受的市場歷練。“創業跟打工不同,不是在固定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就行,要面對客戶的挑剔、遇到各種突發情況時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辦法,還要有面對壓力時的強大內心。”她説。
震東社區黨委書記何為對此也很認同,他表示,對於很多易地搬遷的群眾來説,剛剛離開村裏的土地,就要在城市裏創業並不現實。沒有在相關的行業打過工,沒有受過市場的歷練或者洗禮,貿然創業往往會導致失敗。他舉了個例子,群眾剛搬來震東社區時,政府部門在附近的農貿市場免費提供了100多個攤位供其經營。當時報名特別火爆,通過抽籤從1200多個報名者中選出100多人,但不到1個月時間,這些水果攤、豬肉攤、熟食攤的經營者就被淘汰了80%。在何為看來,沒有經營觀念、缺乏市場意識是導致他們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
樹立自信是讓搬遷群眾踏上創業路的前提
“菜吃得滿意嗎?等有空了我跟你們喝兩杯。”頭戴廚師帽、腰係紅圍裙的趙麗紅一邊端菜上桌,一邊笑意盈盈地招呼著客人。43歲的趙麗紅如今是震東社區一家餐館的合夥人,很難想像一年前,她還只是一個從沒萌生過創業念頭的打工妹。
趙麗紅是南圩鎮古信村料獲屯人,2018年,她作為頭一批搬遷戶,搬進了震東集中安置區90平方米的新家。之前,因為家中田地少,她在縣城和廣州的餐飲店打工近20年,伴隨著工作流動,她拖家帶口搬過4次家。
因為廚藝好,為人又豪爽,七八年前就有朋友勸她“憑你的手藝,幹嘛老給人打工,自己開個店不是更好”。由於家庭開銷較大,趙麗紅這些年並沒有攢下多少錢。儘管有朋友誇讚她的廚藝,但如果真的自己開店,市場的接受程度如何,她心裏並沒有底。
2019年年底,隆安縣人社局組織了一個面向搬遷群眾的免費技能培訓,趙麗紅在社區幹部的號召下報名參加了烹飪班的培訓。1個月的培訓讓原本就有烹飪基礎的趙麗紅感覺自己的廚藝“上了個檔次”,不僅做的菜更加色香味俱全,還學會了雕花擺盤。
在培訓老師的鼓勵下,趙麗紅代表縣裏參加自治區舉辦的農民工技能大賽烹飪組的比賽。憑藉嫺熟的手藝,趙麗紅拿了個一等獎。後來一有比賽,她就積極參加,並多次獲獎。
“參加培訓後,我認識了老師,有了學校的支援,以後有不懂的可以問他們。另外上了幾次擂臺回來,外界的認可也讓我信心滿滿。”趙麗紅説,自那以後,她開始萌生自己創業的想法。培訓老師也經常鼓勵她,年紀大了,總不能打一輩子工吧,總要拼一次。
今年年初,朋友邀請趙麗紅合夥在震東社區的臨街鋪面開家餐館,沒有本錢,朋友就幫她墊資入股,社區內的鄰居朋友時常來光顧這家小店。“我店裏主打粵菜和本地菜,價格實惠,分量足,七八個菜才200多元。”趙麗紅説,儘管每天從採購、備料到烹飪、收銀,很多事都得她親力親為,比從前打工還要累,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讓她覺得自己的付出很有成就感。經營到第4個月,小店已經開始盈利。
“對於搬遷群眾來説,創業需要很大的信心和勇氣。”震東社區黨委副書記、就業服務站站長梁佳表示,這些剛剛脫貧的群眾普遍沒有什麼積蓄,抗風險能力較低,很難承受創業失敗帶來的經濟損失。因此,社區一方面大力落實政府部門的就業創業獎補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已向搬遷戶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45.6萬元,扶持30戶搬遷戶創業,發放8筆110萬元搬遷戶創業擔保貸款;一方面還經常聯合人社部門組織相關培訓,讓群眾熟悉創業政策、加強專業技能,幫助搬遷戶樹立創業的信心,找到努力的方向。
創業是比打工更難走的路
身為老闆,41歲的羅益確每天比員工還勞累。每天下午5點員工準時下班後,他還要對産品進行組裝、驗貨等收尾工作,常常忙到晚上10點才能回家。
2019年年底,在廣東中山打工多年的羅益確回到家鄉隆安縣,在震東集中安置區分到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在安置區旁,他創辦了一家生産高頻變壓器、磁環等電子産品的扶貧車間,招募的工人也都是剛搬遷來的貧困戶,因此他可以享受政府發放給扶貧車間的貼息創業貸款,以及貧困戶用工補貼。
靠著以前在廣東打工時認識的電子廠朋友,羅益確接了一些下游的電子元件訂單進行加工。起初扶貧車間的運營還算順利,最多時招聘了20多名工人,每月能給他們開出2000元左右的工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疫情影響,國外的訂單減少,廣東那邊的企業很少給他發來新的訂單,他只能靠做庫存的訂單維持扶貧車間的運轉。除了訂單量減少,用於生産變壓器的銅線等原材料漲價,加上客戶結算貨款的時間也比以往延後,給他的經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
現在羅益確的扶貧車間員工減少到了15人,他和妻子承擔了更多的工作,除了管理員工,還要質檢驗貨。“和以前進廠打工相比,創業操的心多多了。”羅益確感慨道,自己年紀不小了,考慮到在安置小區已經安家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他還是繼續咬牙選擇這條更難走的創業路。他希望熬過這段時間,等疫情過去後,企業的經營能有起色。
同樣受疫情影響的還有開布藝店的馬桂嬌。疫情之前,她在隆安縣城開了6家分店,分佈在不同的小區內,便於向客戶展示樣品、提供服務。受疫情影響,小區進出嚴格管控,她把店面縮減到了兩家,更多地依靠短視頻平臺等網路渠道展示商品和進行行銷。
廣西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羅勝表示,普遍來講,搬遷戶具有勤勞善良、吃苦耐勞的優點,但是也存在文化水準較低、資金實力和創業經驗不足的缺陷,因此在選擇創業項目時一定要找準切入點,切不可好高騖遠,一旦失敗,不易翻身。
“無論是辦扶貧車間還是開店,對技術、資金和行銷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沒有成熟的經驗,操作起來會有較大的難度。”羅勝建議,當地政府成立創業實踐基地,對有創業意願的搬遷戶進行培訓孵化,配置適當的資源,不僅要扶開工,還要送一程;搬遷戶也可以選擇短期外出打工,增長創業見識,學成再選擇創業,在家政服務、康養護理、物流配送等領域選擇創業相對容易成功。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