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雲南省委會開展洱海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小記

發佈時間: 2022-05-16 10:2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呂金平 張居正 李茜茜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本報記者 呂金平 通訊員 張居正 李茜茜 “西湖的水質如何?你們是怎麼治理的?治理效果怎麼樣?”近日,民建雲南省委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開展洱海保護治理民主監督期間,站在洱源縣西湖邊的民建中央副主席、雲南省政協副主席、民建雲南省委會主委高峰一口氣連問三個問題。

“西湖水質為四類。為了提升西湖水生態環境,我們實施了西湖6村7島生態搬遷安置項目。截至目前,已有148戶搬遷入住,項目正在實施之中。”洱源縣副縣長早浩洋逐一作出回答。

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是大理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母親湖”。然而,隨著近年來其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洱海富營養化開始顯現,水質急劇下降。雲南舉全省之力、高位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作,經過系列搶救性保護治理措施,目前洱海水環境品質總體穩定,2020年和2021年實現水質為優,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成效得到不斷鞏固。

去年10月,中共雲南省委印發《關於支援各民主黨派省委、無黨派人士開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由民建雲南省委會對口洱海保護治理開展民主監督。

領到任務後,民建雲南省委會及時制定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為提高民主監督的科學性,民建雲南省委會還聘請了省內外湖泊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專家29人,組成專家諮詢小組,提供智力支援。

此次民主監督工作主要採取聽取情況彙報、實地調查、暗中查訪等方式進行。期間,民建雲南省委會調研組兵分三路,分別深入大理市、洱源縣、漾濞縣的33個調研點,從環湖截污、生態修復、綠色轉型發展等維度詳細了解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情況。

在大理三峰垃圾焚燒發電廠,工人們正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該公司總經理甘棟平介紹,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大理市第二(海東)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每天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在垃圾焚燒過程中不添加其他任何輔助燃料,防止有害氣體生成。

“那垃圾中的滲濾液是怎麼處理的?”高峰問道。

“我們採用專業的工藝處理達標後,清水回用於生産系統,濃縮液進入焚燒爐焚燒處理,實現污水的零排放。”甘棟平答道。

“洱海保護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問題在水中,根源卻在岸上,要想開出‘治水’良方,就要把好沿岸的‘脈’。”通過一路走一路看,調研組成員達成了共識。

經前期紮實的調研,4月29日,在民建雲南省委會開展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民主監督調研座談會上,調研組實事求是就此次調研發現的問題和短板,與大理州委、州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了開誠佈公地座談交流,並提出了務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今年以來,洱海水體透明度達到近十年最高值,水質指標卻並不樂觀,仍存在較大的藻華風險。”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院長、雲南洱海湖泊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王欣澤提出,要密切監測洱海水質情況,防止被清澈水體“假像”所蒙蔽。

“防治水污染,不僅意味著治水,更需要治産。不改變生産生活方式,洱海水質改善遙遙無期。”雲南省生態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主任楊逢樂認為,洱海流域生態系統總體品質依然不高,環湖濕地、庫塘和調蓄帶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中共大理州委書記楊國宗表示,大理州將對照這次民主監督反饋的環湖截污工程運作、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入湖水質改善等具體事項,舉一反三、全面排查,迅速制定整改方案,逐級逐項明確整改的目標、要求、措施、責任人和期限,實行專項督辦、逐一銷賬。

聽完大家的發言後,高峰表示,民建雲南省委會將堅持“督”“幫”結合,充分整合會內外資源力量,找準切入點,抓實著力點,尋找突破點,推動洱海保護治理專項民主監督工作走深走實,協助大理州解決好洱海保護治理的“難點”“痛點”和“堵點”,齊心協力把洱海治理保護得更加美麗。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