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對建設用地需求旺盛和職業務農人員的不斷縮減,使得寧波耕地保護壓力逐年增加。寧波市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期間,民革寧波市委會針對優質耕地隱性流失的隱患建議大力整治。
土地“非糧化”後,水利設施、灌溉系統隨之改變,土壤層也發生改變,土地肥力下降,甚至無法恢復。當前在農業生産過程中,各種化肥的普遍使用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地力衰減,糧食産量和品質下降問題日趨加劇。由於城鎮化發展和土壤治理不及時,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流域性和區域性土壤污染問題突顯。
為此,民革寧波市委會建議:維繫耕地自然生産力,提高耕地品質。強化科技支撐,因地制宜,以土壤改良與調理、作物營養與施肥、土壤修復為主要方向,恢復提升作物生産能力,消除土壤污染。結合化肥、農藥用量零增長目標,加強秸稈快速腐熟還田、冬耕稻草全量還田等技術應用,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將耕地養護與科學施肥密切結合;加強對糧食重金屬污染的科學防控治理。制定區域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復規劃。大力發展土壤修復産業,建立土壤污染修復示範區,完善相關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的技術規範。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建設耕地資源大數據管理平臺,結合土壤環境條件,將土壤修復列入地方環保投資內容,積極推動土壤污染整治和管理;進一步強化耕地誰佔誰補的法定責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減免用地單位補充耕地的法定義務。調整優化永久基本農田佈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機制,確保建設佔用耕地及時保質保量補充到位。按照“數量不減、品質不降、佈局穩定”要求進行補劃;探索“旱地改水田”、移土培肥和標準農田建設,穩定耕地品質;探索實施“稻魚共生、稻蟹共生”等種養結合的迴圈利用模式,提高耕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