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冰淇淋、金箔巧克力、金箔蛋糕、金箔壽司……令人眼花繚亂的“鍍金”食品風靡一時。近年來,部分企業、商家打著“高端”“上檔次”的噱頭,將金箔、銀箔,金粉、銀粉等添加進食品中,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從而攫取高額利潤。
為遏制“食金之風”,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金銀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用於食品生産經營,食品生産者不得採購使用金銀箔粉生産加工食品,食品銷售者不得採購銷售含金銀箔粉食品,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售賣含金銀箔粉餐食。
金銀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劑
多部門聯合發文已表明金銀箔粉不應作為添加劑使用,法律和相關食品安全標準也並沒有將金銀箔粉列入可添加的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行為進行了明確規範,其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生産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産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
食品生産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産經營活動。尤其是食品生産者,應當將食品安全擺在首位,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關於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對社會和公眾負責。
服用金銀箔粉對人體沒有作用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鍍金”“鍍銀”食品,雖然一般來講含量不高,不易被吸收,對人體健康沒有明顯危害,可也無益。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告訴記者,金銀箔粉不能在消化道吸收,對人體沒有作用,服用其沒有任何生理意義。
消費者要看清“鍍金”“鍍銀”背後的風險 慎重選購
實際上,“鍍金”“鍍銀”並未增加消費者的體驗感和使用感,而是企業、商家在變相提高利潤。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就認為,企業在食品中添加金銀箔粉的行為更多是將之作為吸引消費者、提升銷售額的行銷手段。短期來看,這可能對銷售會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並不會長久。“由於金銀箔粉添加成本不高,企業想就此提價,理性的消費者並不會買賬,除非是貪新鮮的消費者或購買用於送禮的小部分人群。”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成員李斌同樣表示,確有部分人會將“鍍金”“鍍銀”食品用於送禮,對方接受自然是情誼,但若不慎給對方身體造成損害,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斌説,對於入口的商品而言,尤其要關注其成分含量。消費者要看清背後的風險,培養客觀理性的消費觀念,慎重選購“鍍金”“鍍銀”食品。
李斌進一步指出,企業、商家以利潤最大化為追求目標,促使其將金銀箔粉美化為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不斷推高商品價格,這違背了守法合規的經營底線。他提到,如今監管政策、措施逐步明晰,下一步要關注企業是否自覺遵守,對違反規定的企業進行合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