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這些冬奧遺産值得好好傳承

發佈時間: 2022-03-22 11:06 | 來源: 科技日報 | 作者: 何亮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近日,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圓滿閉幕,北京賽區的首鋼園北區面向遊客開放,特別是首鋼滑雪大跳臺區域吸引了不少市民近距離參觀打卡。

賽後如何利用奧運場館設施,是一道必答的世界性問題。在7年的籌辦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制定實施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産戰略計劃》,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七大領域創造形成了豐富的冬奧遺産。

北京冬奧會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遺産的同時,所有新建場館在設計之初就同步考慮賽時使用和賽後遺産的雙重要求,把賽後利用作為一個先決條件嵌入規劃建設和籌辦全過程,制定形成了《場館遺産計劃》。“這些政策、舉措不會隨著冬奧會結束而結束,而是越來越完善豐富,為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北京冬奧組委遺産項目相關負責人説。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舉辦創造了諸多“第一”。第一次全部場館實現百分之百綠色供電的冬奧會,第一次有直通賽場高鐵的冬奧會,迄今為止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奧運史上設項和金牌最多的一屆冬奧會……正如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所説:“本屆冬奧會奧運村獨具匠心、場館令人嘆為觀止、組織工作非凡卓越,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的成功,不僅體現在賽事的圓滿進行,更體現在對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的籌辦、舉辦,為普及冬奧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廣冬季項目運動創造了條件,實現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目標,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世界冰雪運動的格局。

中國以實際行動兌現了“綠色辦奧”的莊嚴承諾。北京冬奧會通過使用大量光伏和風能發電、地方捐贈林業碳匯、企業贊助核證碳減排量等方式,使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世界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率先落實“綠色辦奧”理念,冬奧會期間北京空氣品質達到了有PM2.5監測以來的最好水準,完全兌現了申辦冬奧時的鄭重承諾。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從場館建設到賽事保障,從媒體轉播到運動員訓練備戰,從開閉幕式到奧運村服務……到處呈現出科技支撐冬奧、科技助力冬奧的生動場景。冬奧歷史上首次實現了5G﹢4K、8K超高清電視轉播,人工智慧實時捕捉技術,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眾多科技新技術、新成果匯聚應用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為備戰冬奧,我國建立了專業體育風洞實驗室,在山地賽場進行分鐘級、百米級的精準氣象預報服務,國産減阻頭盔、攜帶型智慧翻譯設備、各類智慧機器人等,成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冬奧場館、冬奧藍天、冬奧科技、冬奧精神……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留下了豐厚的奧運遺産,將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中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