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書法、武術、戲曲教育需修教材、強師資、設課程、立法規| 建言中國186

發佈時間: 2022-03-10 13:1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江虹霖)去年,教育部發佈通知,決定成立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中國武術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中國戲曲教育指導委員會,明確要求加強中國書法、武術、戲曲教育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淩友詩長期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就推進中國書法、武術、戲曲進校園、進課堂,提出針對性建議。

image.png

“教材、師資、課程、考試是教育的要素。目前各校在書法、武術、戲曲教育的推動方面存在師資不足、可用教材不足、融入正規課程困難、家長不夠理解等問題。”在書法、武術、戲曲進課堂的實踐中,淩友詩發現了一些短板。

首先是沒有規範的教材。各校採取課本自選自編方式,武術教育甚至找不到合適教材。

其次,師資出現斷層現象。目前各學校自行聘請書法家、武師、戲曲表演者到校從事教學,這些在相關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不一定適合當老師,不一定教得正確或者懂得教學,也不一定能在技能之外提煉好精神和理論。

再次,與現行學科課程欠缺整合。大多數學校利用課外活動來進行書法、武術、戲曲教育,這種模式教學時長往往不多,而且只有部分學生參與。目前教育部嘗試把書法、武術、戲曲教育滲透到現有學科裏,用正規教時學習,例如書法滲透在語文科或藝術課,武術滲透于體育課,戲曲滲透在音樂課。但無論課外活動方式或滲透方式,學校難以正式撥出資源,教師增加額外負擔,一些家長也覺得用處不大,不太支援子女學習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淩友詩

為了加快加大推進大、中、小、幼學校進行中國書法、武術、戲曲教育,淩友詩建議:

加快加大編纂標準教材的力度。建議由教育部組織書法、武術、戲曲教材編纂委員會,編寫課綱。撥出資源給專家小組或鼓勵相關學院的學者撰寫教材、導讀材料和教學指引,以便教育有所依循。

從“在職老師培訓”、“未來師資養成”及“長遠人才儲備”三方面開展工作,為書法、武術、戲曲培養師資力量。在職老師培訓方面,建議把書法、武術、戲曲教學的培訓納入囯培和地方教育部門認可的培訓計劃中;師範院校師資養成方面,建議師範院校人文學院、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音樂學院的學科建設重新進行設計,配合書法、武術、戲曲教學的需要;長遠人才儲備方面,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普通綜合性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體育係、藝術系、音樂系的學生,以及在學術界從事國學教學和研究的人才,建議擴大各大學相關學科的名額和資源,准許招收特長生和特聘教授,並鼓勵畢業生投入相關的教育領域或升學深造。

開展中囯書法、武術、戲曲教育考試,提供政策法規保障。之所以大家對書法、武術、戲曲教育重視度不夠,相關課時被擠壓,根本上是因為國家尚未確立這三門學科與現行學科的整合辦法,並且尚未設立考試、評核辦法以及法律保障。針對這一問題,日本的做法或可借鑒。日本平成19年6月27日頒布的《學校教育法》(法律96號),設定義務教育的目標,對傳統和文化教育做了詳細規定,尤其是要各學科在教育中,從接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這一角度出發,對教育內容進行調整。因此建議重新調整學科和課綱,把書法、武術和戲曲整合進現有學科或獨立成科,並實施校內考試、公開考試,制定政策法規。

推薦閱讀:

文學作品“走出去”看量更要看效果 要吸引更多海外漢學家、翻譯家參與|建言中國184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