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邊境口岸疾控能力刻不容緩!建議為基層疾控人才增編制提報酬|建言中國181

發佈時間: 2022-03-09 15: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江虹霖)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突出口岸地區疫情防控這個重點,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徐睿霞對口岸地區疫情防控問題尤為關注。以內蒙古為例,邊境線長,口岸眾多,疫情防控壓力很大。去年以來,二連浩特市、額濟納旗、滿洲裏市等3個陸路口岸均發生了由境外輸入引發的本土疫情。

“雖然疫情得到了及時有效控制,但也暴露出口岸地區疾控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嚴重匱乏、人員隊伍建設明顯滯後、實驗用房和實驗室檢測能力明顯不足,醫療救治設施設備明顯短缺等諸多短板弱項和薄弱環節,難以適應和滿足當前以致今後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雲南、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廣東等省份的多個口岸城市發生輸入新冠肺炎疫情。徐睿霞介紹,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2022年1月1日至2月22日,國內已發生25起境外輸入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超過2020年境外輸入引起的疫情數量(18起),逼近2021年全年本土聚集性疫情數量(30起)。尤其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全球流行,境外一些國家疫情防控措施放鬆,我國發生境外輸入疫情的風險大幅提高,其中陸路口岸疫情防控壓力巨大。

“加強邊境陸路口岸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特別是加強旗縣級疾控機構能力建設,提高口岸地區傳染病防控能力刻不容緩!”徐睿霞説。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徐睿霞建議:

完善口岸傳染病防控體系。提高傳染病平戰結合防治能力,突出口岸等重點區域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衛生應急救援處置等職能,規劃佈局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以口岸等重點區域為中心,科學確定輻射範圍,分級分類組建衛生應急隊伍,完善城鄉急救、應急物資儲備網路,加強培訓演練,確保關鍵時刻衝得出、用得上、幹得好

強化口岸醫療救治能力。一些地方的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或傳染病房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定點收治的重要作用,但是口岸地區的醫療救治條件普遍較差,難以滿足防控需求。改善口岸地區醫院發熱門診、急診、住院部等業務用房條件,重點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同時要及時總結推廣防控經驗,加強口岸地區農村、社區預檢分診、隔離觀察、協同轉運、應急處置等功能,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

加強口岸疾控能力建設。建議國家統籌考慮口岸地區疾控機構功能定位、疫情防控需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適當增加口岸旗縣級疾控中心的人員編制和實驗用房面積,完善邊境口岸地區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適當放寬崗位設置條件,著力破解基層疾控機構人才引進難的問題,確保口岸地區公共衛生人員能夠招得上、留得住、用得上。同時要加大對邊境陸路口岸地區的支援力度,加強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發揮 “一錘定音”的作用,切實提升口岸地區疾病預防控制能力。

加強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口岸地區多點觸發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加強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環境“應檢盡檢”,強化衛生健康、海關、市場監管、藥監、疾控、醫療機構等部門間資訊共用,建立智慧化多點觸發和多渠道監測的傳染病上報、監測、預警機制,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 實現數據自動採集、實時分析、科學研判、快速響應,做到從源頭開始進行科學、精準、高效的疫情防控,有效提升口岸地區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 

健全完善運作保障機制。加大口岸地區經費支援力度,建立和完善穩定的公共衛生投入機制,改善疾控、醫療等基礎設施條件,購置和更新實驗室檢測設備,加快推進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要健全完善口岸地區公共衛生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和保障機制,落實關心愛護措施,在職稱晉陞與聘任等方面給予傾斜,加強績效考評,提高人員報酬,穩定疾病預防控制隊伍。

推薦閱讀:

疫情和複雜的國際形勢給“民心相通”出難題 要多發掘民間力量丨建言中國180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