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有奔頭農村更宜居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全會委員建言鄉村振興

發佈時間: 2022-02-15 10:52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肖亮升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因地制宜發展産業,激活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以現代特色農業建設為抓手推進鄉村振興。”

“出臺政策,激勵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推進青年農場主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項目,培養一批農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實用人才。”

“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選好配強村級主職幹部,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全會期間,“鄉村振興”成為高頻熱詞,受到委員們的熱烈關注,委員們圍繞鄉村振興建真言、獻良策,暢所欲言。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多措並舉,強力推進,讓農業變成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變成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變成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丁文博委員認為。

藍大煌委員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村的現代化,使鄉村成為美麗宜居的鄉村,農民過上美好現代的生活,就必須強化鄉村規劃的引領作用。”

“法治文化建設作為鄉村治理走向現代化的標誌,是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必然選擇,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馬艷委員提出,各級領導幹部應從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全局高度認識和把握法治文化建設,把加強法治文化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環節抓好抓實,以提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攻方向,以增進農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基本目標,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來統籌謀劃。

龐洪委員認為:“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要大力發展鄉村産業,實施産業振興。”

“農村人口大量流失,農村‘空心化’現象不斷加劇,不僅影響了鄉村産業的規模發展,進而也影響到鄉村振興系列問題。”黃文論委員建議,建立健全鄉村人才振興體制機制,加快對鄉村人才的培養,營造人才培育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要強化金融支撐,加快整合各類涉農信用資訊數據,促進農村地區信用、信貸聯動,加快創新‘三農’特色産品和服務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楊正川委員建議。

韋文晉委員提出,健全農村物流縣域降本機制,打造“高便廉”物流體系,建立以縣城為“心”、鎮村為“點”的物流網路大體系,積極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構建“網際網路+高效物流”,降低村級“最後一公里”物流成本,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堅決打擊惡性競爭、惡意投訴、惡意訴訟等有損有害於鄉村振興的行為,優化鄉村營商環境,做好鄉村治理銜接,為鄉村振興提供文明環境。”藍福生委員説。

“培育和支援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鄧亞保委員呼籲,堅持引進頭部企業與培育本土企業“兩條腿”走路,壯大一批産業鏈龍頭企業。支援龍頭企業領辦産業集群、産業園區和發展總部經濟,加快培育農業領域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提升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讓龍頭企業成為鄉村産業振興的強大引擎。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