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烴鈺 毛華盛 王倩雅 夢欣
鄭州市第十六高級中學小記者團
--------------------
編者按
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地,學生、家長、教師等利益相關者對此如何評價,他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又發生了哪些變化?鄭州市第十六高級中學小記者團對這三方面群體做了微調查,雖然樣本量不大,卻從當事人、同齡人的視角做了一定程度的還原,或可作為“雙減”落地效果檢驗的參考,特此刊發。
--------------------
“雙減”政策就像一場風暴,正在改變整個基礎教育的面貌。“禁止學科類輔導班利用節假日補課”“推行豐富的課後延時服務”等,很多政策正在落地生根,影響莘莘學子,惠及千家萬戶。
學生、家長、教師如何看待“雙減”,“雙減”政策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鄭州市第十六高級中學小記者團(以下簡稱“小記者團”)走訪了一些初中生、家長、教師。
學生:樂趣與焦慮並存
在受訪的60名初中生中,有56人表示對“雙減”政策“非常了解”,他們認為,“雙減”是為了減輕學生學習文化課的負擔,便於大家有更充足的時間鍛鍊身體、增長課外見識、培養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等;另有4人表示“有所了解”或“不太了解”,他們同時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要把握好,該怎麼學還怎麼學,跟減不減負關係不大。
隨著“雙減”政策逐步落地,九成受訪同學發現,課餘時間多了起來,學習壓力減輕了。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95%的同學表示,校內各科老師佈置的作業量明顯減少,其中大部分在校內就可以完成;二是87%的同學表示,週末、寒暑假不允許輔導班開展學科類課程,其他課程的作業量也少了很多。
那麼,多出來的課外時間,如何合理利用呢?
陸一鳴同學説:“學校安排了豐富的社團活動,我們可以根據興趣參加毽球社團、籃球社團、合唱團、美繪社團、管弦樂團等,指導老師會帶著大家開展各種活動;當然,我們也可以在教室上自習、看書,有老師負責答疑。”
陳飛龍同學説:“政策出臺前,我就想學美術,但那時週末作業根本寫不完,沒法兼顧文化學習和興趣特長。現在爸爸給我報了週末繪畫班。”
當然,另有近一成受訪同學表示,在校日常學習的壓力還是很大,學業負擔並沒有減輕太多。蘇滬玉同學説:“畢竟我們還要參加中招考試,只有一半學生可以上普通高中,上好高中的比例更低,有競爭就有壓力,感覺還是很難。”
也有少數同學表示,老師佈置的作業量是減少了,難度卻沒有變小。邵美琪同學説:“在學習成績上,我是一名中等生——那些優等生不用上輔導班成績也很優秀——週末、寒暑假不讓上文化課輔導班了,我們這些中等生‘逆襲’之路該如何走呢?”
“雙減”倡導減負提質,有“減”就有“增”,在減去學生作業過重負擔的同時,應該增加什麼內容來提升中學生的綜合素養呢?同學們對“雙減”未來的期待主要有兩點:一是希望學校的美育課程更完善,能讓美術課、音樂課的活動更豐富些,給同學們更多展示才華的舞臺;二是希望學校在假期組織開展更豐富的科學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家長:有人歡喜有人憂
小記者團採訪了60位家長,93%受訪家長對“雙減”政策表示理解、歡迎、支援。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減輕了家長們的經濟負擔。吳一明同學的家長表示,如今,國家對課外輔導機構管理更嚴了,家長們也更理智了,不再盲目跟風、往輔導班砸錢“內卷”了。
二是減輕了家長的精神負擔。以前,孩子作業堆成山,家長忙完工作回到家,常因為作業問題和孩子吵得雞飛狗跳,血壓上升是很常見的,有的乾脆把輔導作業的任務交給輔導班;現在,孩子們在學校基本完成了書面作業,回家只有一些讀背的口頭作業,家長們從中得以解放,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有更多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劉珊珊同學的家長還向小記者團展示了一條朋友圈,那是她女兒彈古箏的視頻,所配文字是:“感謝‘雙減’,可以讓孩子做她喜歡做的事情,成為她想成為的樣子,女兒可以每天彈一個小時琴了。”
當然,仍有7%的受訪家長表示憂慮,他們讓孩子在課餘時間保持高強度學習,來應對升學考試。
李子升同學的家長説:“3年後,中招考試時,好高中錄取還是要看分數的——有的高中分數線六百五六十分——分數不過線,就沒法上好高中。”
有家長表示,中招考試錄取模式不改,“雙減”就難以真正落地,初中生學習負擔就難以徹底減下來。
教師:“雙減”勢在必行
所有受訪教師都表示完全支援國家的“雙減”政策。南琳老師説:“勢在必行,不治不行!希望各地真正落實‘雙減’,而不是走形式。”
為什麼這麼説呢?南老師認為,現在的初中生學習壓力過大,在他們的生活裏好像只有學習,從早到晚坐在教室裏一直學,很少有進行文娛活動的時間,缺少了這個年齡本該有的活力。婁秋麗老師認為,“雙減”政策的實施,留給孩子們足夠的休息時間,讓孩子去培養發展除了學習之外的愛好和興趣,讓學生更加陽光、健康地成長。
“雙減”政策的出臺也深深影響了教學,教師們也在適應改變。
李飛老師説,教學普遍降低了難度,課堂上減少高難度試題的講解,更注重抓基礎,抓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宋艷敏老師説,由於“雙減”政策出臺,市裏、區裏取消了期末統考,這就不再需要為了統考而趕課,而是根據本班學情靈活安排教學進度,分層次佈置作業。
教師們還對家長、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一是加強家校溝通。雖然作業量明顯減少,但確實有少數孩子的作業品質仍然沒有提高,加強家校溝通,可以讓老師進一步掌握孩子在校外的情況,對孩子的自學規劃提出建議。
二是要真正理解政策出臺的初衷,讓孩子全面發展;要消除對於職業學校的偏見,要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思想,積極配合國家方針政策的落實,不要被補習班“洗腦”。
三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家長要儘早發現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在支援孩子的同時,尊重孩子的意願選擇,不要把自己的很多看法強加到孩子身上;學生也要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去發展特長,讓自己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選擇。(文中受訪學生均為化名)
(指導教師:呂貽曉 陳世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