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談煤色變” 楊偉民:長遠目標短期過度用力會影響發展大局

發佈時間: 2022-01-19 16:4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寧銳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北京1月19日訊(記者 張寧銳)“我認同你剛才提問的第一句話,製造業增長放緩與主動限電是有關係的,限電又與減排相關。”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媒體見面會18日上午在京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在回答中國網記者提問時介紹,中央經濟工作會講了五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碳達峰、碳中和問題。他認為,關於“雙碳”,要處理好四個關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一是“雙碳”與發展的關係。“低碳發展是發展方式的變革,不能影響發展本身,減碳要建立在不影響發展的基礎上。”楊偉民表示,減碳不能夠削弱我們的生産力。現在大家比較關注“雙碳”的總量目標,但對碳強度(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記者注)目標關注比較少。碳強度這個目標取決於兩個因素,分子分母要一起變,如果作為分子的碳排放總量下來了,同時作為分母GDP增長速度也下來了,實現碳強度目標就要畫個問號。所以,這並不單純是能源問題、技術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第二個關係是“雙碳”與“雙控”。楊偉民認為,限電並不是由於“雙碳”工作本身帶來的,對經濟已經構成實質性影響的是能耗“雙控”(指控制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記者注),而能耗的“雙控”相對於“雙碳”目標是過渡性的制度安排,所以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已經講到,要創造條件,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碳強度“雙控”來轉變。從能源的“雙控”轉向對碳的“雙控”,會更科學合理。現在能耗“雙控”有不合理的一面,可能會限制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新能源的快速增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楊偉民認為,這就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敞開了大門。

楊偉民認為應該處理的第三個關係是“雙碳”與煤炭的關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於中國國情和現階段情況,實事求是的、可行的、重要的減碳路徑。”楊偉民説,在當前這個階段,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但肯定很大程度上還必須依靠煤電;未來,要讓煤電更多承擔安全保控和頂峰發電這樣的一種調節性功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我們國家煤電比例大,但是煤電當中熱電聯産的比例也比較大,這讓這種調節性功能的發揮相對比較差。“要先立後破,‘立’就是要把煤電這個調節性的功能強化起來。當前階段不能夠‘談煤色變’,不能簡單地提高煤電信貸、發債的門檻,更不能一刀切地對煤電停貸、斷貸。應該支援煤電的清潔高效利用和聯合性改造。因為這樣實際上是支援新能源的消納。”楊偉民呼籲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聯合性改造,助推消納更多可再生能源特別是風光電等新能源。

楊偉民認為,産業結構是導致我國單位GDP能耗較高的主要原因,所以,“雙碳”與産業結構的關係是第四個應該重視的關係。

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等高耗能産業在GDP總量中佔比較高,楊偉民説,“這也有個先立後破和循序漸進的過程。一下子把這些産業砍掉,我們經濟發展從哪兒來?所以也要其他産業逐步發展起來以後,逐步優化調整,不能短期之內過度用力。”楊偉民還強調,目前看,高耗能産業往往是高排碳,但未來應該逐步會轉向,高耗能但也可低排碳,因為可能更多使用風能、光能等。

楊偉民説,有些目標是長遠目標,需要久久為功、長期努力,短期不能過度用力,否則會影響當前的發展大局。有些長期規劃的目標並不適合作為年度指標和短期的政績考核。所以,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穩中求進,先立後破、穩紮穩打, 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

推薦閱讀:

駱沙鳴:“雙碳”目標下加快發展我國綠色製造正當其時 | 建言中國 152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