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約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 致傷後如何規範處置?

發佈時間: 2021-12-26 08:23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作者: 龍曉勤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我國每年約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

2021動物致傷防治高峰論壇12月25日在北京舉行。動物致傷已成為急診外科的常見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毒蛇咬傷人數超過30萬。

專家介紹,動物致傷除了造成組織損傷外,還可能引起細菌、病毒感染,中毒,過敏性休克等其他嚴重後果。例如最常見的貓、狗咬傷,如果治療不規範,就可能引起狂犬病、破傷風。狂犬病病死率接近100%。而毒蛇咬傷、胡蜂蜇傷、螞蟻蜇傷則會造成中毒、嚴重過敏反應。

目前,一些基層特別是偏遠地區的醫療機構對動物致傷救治經驗不足、診療不規範,誤診、漏診率較高,亟須提高動物致傷診療的規範化、同質化水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 郭燕紅:進一步強化動物致傷防治體系的建設,要推動建立規範化的動物致傷門急診,幫扶基層欠發達地區提高診療水準和診療能力,讓大眾了解和掌握正確的動物致傷防治以及破傷風預防的常識。

被動物致傷後如何避免破傷風、狂犬病?

今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了《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涉及犬、貓、蛇等14種動物致傷和狂犬病。論壇上,專家提醒,被狗、貓等動物致傷後,應及時到醫院規範處置,並及時接種疫苗,以避免破傷風、狂犬病的發生。

專家提醒,遠離流浪犬,不要與貓、犬等寵物過分密切接觸,尤其不要讓寵物舔人的口腔、眼睛等黏膜。如果被貓、犬等動物咬傷,要第一時間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會長 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王傳林:因為沖洗得好能夠把細菌、病毒沖掉,如果傷得比較重的話,還是第一時間按住傷口止血,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找專業人員進行規範的處置。

專家認為,一旦被狂犬病傳播風險較高的動物致傷,哪怕僅僅是黏膜接觸,都需進行規範的傷口處理,並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潛伏期通常為1到3個月。動物致傷後,正確做好預防處置,幾乎可以100%預防狂犬病。

動物致傷後還應預防破傷風。破傷風是因破傷風梭菌通過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續強直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為特徵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破傷風重症患者可發生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即使經過積極治療,全球範圍病死率仍為30%~50%。注射破傷風疫苗是預防破傷風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劉斯:通過疫苗的預防能夠使人體産生至少5到10年的保護力,對於破傷風高暴露的人群,我們建議在受傷之前就做預防性的疫苗注射,我們叫作暴露前免疫,對於沒有進行暴露前免疫的這些傷員或者患者,應該在受傷之後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破傷風疫苗的全程接種 。

我國狂犬病發病人數每年下降20%左右

記者從中國動物致傷防治高峰論壇獲悉,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狂犬病防治工作,狂犬病報告發病人數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持續下降,並且已有20多個省份報告發病數下降到零或個位數,這為我國消除狂犬病奠定了基礎。

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共報告狂犬病病例202例,波及143個區縣,較高峰2007年的3300例和984個縣區分別下降了94%和86%。狂犬病病例呈現“三多”的特徵:農村地區病例較多,佔病例總數的65%以上;男性病例數約為女性的2倍;15歲以下兒童和50歲以上人群發病較多。

由犬引起的狂犬病約佔95%,全國每年被動物致傷進行狂犬病預防處置的人數超1000萬,每年人接種狂犬病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傷口醫療處置的費用超過70億元。世衛組織相關研究表明,一個地區的犬免疫覆蓋率達到70%以上,可有效阻斷狂犬病傳播。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會長 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王傳林:我們要按照法律要求文明養犬,對於高風險地區特別是高風險人群,兒童、老人跟動物接觸頻繁,我還是建議他們提前打個疫苗,同時我們要大力宣傳給狗打疫苗,如果一個動物特別是犬接受過兩次或兩次以上合格的獸用疫苗,那麼我們認為這個動物是安全的,一般不會發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