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沙鳴:加快我國韌性城市建設 鑄就城鄉融合發展與安全之魂| 越百年 向復興15

發佈時間: 2021-12-17 16: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駱沙鳴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市的形態逐步從剛性城市、彈性城市演化為韌性城市,其風險防控思路也經歷了從風險管制、風險管理到風險治理的邏輯轉變。”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一級巡視員駱沙鳴在中國網《越百年 向復興——各界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欄目撰文表示,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空間資本化導致的非均衡博奕、空間同質化導致的人文性缺失等導致的大拆大建等問題。

以下為原文(有刪改):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一級巡視員駱沙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更明確指出,“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黨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思路,在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發展與安全,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市的形態逐步從剛性城市、彈性城市演化為韌性城市,其風險防控思路也經歷了從風險管制、風險管理到風險治理的邏輯轉變。但我國韌性城市建設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空間資本化導致的非均衡博奕、空間同質化導致的人文性缺失等導致的大拆大建等問題。我國城市按功能類型可分為綜合性的城市、工業城市、礦業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和風景旅遊城市。城市韌性核心就是要有效應對各種變化或衝擊,減少發展過程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故要著眼于提升城市綜合抵抗力和系統恢復力,以全領域風險防控的現代城市治理思維,高度重視城市治理系統內生的自我調適和自我修復能力,將韌性城市規劃理念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問題導向和推動常態管理應急管理有效銜接。為了更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好的點亮韌性城市之光、鑄就城鄉統籌發展與安全之魂,建議如下:

1.制定韌性城市建設規劃,增強城市冗余性、抗逆性、反省性、靈活性、相容性、整合性,創新和健全風險評估機制,提高城市風險防控的科學性。完善綜合防災預警預案,增強應急行動預見性、時效性、規律性,確保因地制宜、因時而進、因事而化。在規劃編制中融入韌性城市理念。從安全評估、空間格局、防災減災、公共服務、應急體系等方面,提升城市韌性能力。通過城市的風險分類、擾動因素排序、預警預判、監控與反饋、規劃策略的動態響應等來進行韌性城市規劃建設,完善多風險統籌、多系統協同的韌性戰略規劃編制,自適應迴圈的韌性戰略規劃決策過程,軟硬兼顧的韌性戰略規劃實施保障。在城市空間在開發過程中,應健全公眾參與機制,重視空間的文化屬性,多系統、多層次綜合論證空間設計的合理性,以削減空間生産進程中的負面影響。

2.立足國情區情,加強社區共建的治理韌性和數據驅動的技術韌性。加強城市資産與風險評估,建立健全城市防災減災體系,提高城鄉回應率與協同性。鼓勵各高校,研究機構和智庫參與創新韌性城市理論方法研究,加強跨界合作、整合作業、安全發展,將韌性城市建設作為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城市體檢補短板項目,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加強安全保障與可持續發展齊頭並進,倡導多元主體參與聯合共識,健全應急響應系統。

探索和總結各具有地方特色的全風險、全過程、全領域的平戰結合空間韌性城市建設經驗。

3.加強公眾參與社區對話,提高發展與安全同構的社區共建治理韌性。建立針對性強的應災計劃和風險管理組織制度、完善預案和恢復性聯動互助對策,注重激活城市的社區韌性。韌性城市建設需要共建共用多方協作,要有更多的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完善管理到治理的服務角色轉變,更加關注多情景分析方法和以人為本的動態適應。

4.建立韌性城市經濟發展的有效機制,推進城市經濟生態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包容性增長,全方位提升城市動能轉化的經濟韌性,共用經濟社會的繁榮和全民的共同富裕。完善社會公共政策協同與整合鏈條,協同補齊城市脆弱性短板,創造更多中國特色韌性城市建設經驗。應當關注科學評估分析城市面臨風險和挑戰。大尺度地分析反思城市建設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用智慧方式為居民提供風險評估、提供及時全面的個人應急方案和資訊,利用通信技術和動態數據庫網路平臺提供便捷及時的分析預警和救助方案,強調韌性城市的多領域工作統籌協調,關注行動計劃可操作性和跟蹤評估實施效果,關切公眾需求,明確參與是討論要求與方式。對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韌性城市建設,應注重構建相對完備的公共衛生體系,實施從以治療為主到以預防為主的多元主體協同防控模式。加強韌性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的充足性和可靠性,將生態環境優化政策納入到韌性城市建設的規劃中,降低城市災害發生的概率,確實促進城市生態韌性度的提升。要加強公眾的能力建設,注重韌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強調設計品質,提升應急規劃能力,構建協同管理、數媒公眾參與、創新資金籌措、推廣傳統文化、記住城市鄉愁,進一步提高城市學習能力和自適應能力,健全跨學科和跨部門的體制機制、結合國情和本地優勢資源,用本土化的技術解決本土問題,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扁平化的韌性城市。

5.要更加重視城鄉生態環境多重效益與功能發掘,提高城鄉生態韌性度,建立韌性系統評價與執行機制,大幅度強化城市社會的韌性度。充分認識韌性城市建設的背景、韌性挑戰、韌性戰略與行動計劃,建立生態環境適應性的空間發展模式,強化生態系統管理,將生態環境優化政策納入到韌性城市建設的規劃中,降低城市災害發生概率。制定韌性城市建設規劃,增強城市抗逆力,完善韌性城市發展和城市韌性度提升的頂層設計,制定合理的韌性城市風險評估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完善綜合防災預案,增強應急行動預見性和實效性,建立健全城市減災體系,提升回應力與協同性。

6、進一步完善和協同城市技術韌性與制度韌性體系。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規政策工具、運用智慧平臺精準防控,建立土地權屬明晰、規劃有章可循、建設有法可依的韌性,城鄉安全發展管理體系。完善城市應急服務能力規劃、建立“樞紐-節點-應急流”的韌性公共空間體系、統籌應急空間的“平戰結合”。充分利用城鄉智慧管理和數媒介入科學決策,創新巨災保險、基金募集和社區保險等措施,建立複合多級的籌資體系,提升韌性城市建設資金來源。積極開展國際城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交流展示韌性城市規劃修編和案例經驗,深化開展合作,提高城市治理水準和能力。用數據驅動評估未來需求,提高韌性城市建設的預見性,提高城市應對預防災害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韌性城市建設是降低城市脆弱性的方法。超大城市的生態系統更為脆弱,城市脆弱性與城市功能有一定的聯繫,功能複合型城市的脆弱性水準往往低於功能單一的資源性城市。城市形態的形成受地形、資源、交通等條件的制約,城市脆弱性與城市佈局與形態有關,分散型城市的脆弱性水準低於集中型城市,所以,要從自然環境、人口社會、經濟政治等多重角度構建韌性城市框架指標體系,促進資源共用與協作,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注重採用本土化的技術解決本土問題。城市的規劃、設計、建設中都應注重城市的包容性、靈活性、凝聚力與公平性,提升城市韌性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城市。建立大規模的應急計劃和公共服務的平等入口,加強社區對話,滿足城市弱勢群體的需求,促進城市的安全可持續發展。

注: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推薦閱讀:

越百年 向復興——各界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