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對於進一步深化對人民政協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理解和把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好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效能,團結和凝聚各族各界人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同奮鬥,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民政協植根于中國歷史文化,産生於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鬥爭,發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近代以後,由於封建統治腐敗,列強瓜剖豆分,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全國一盤散沙,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
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擔負起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先後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成為領導中國革命事業的核心力量和人民團結進步的旗幟,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48年4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中共中央發佈《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這一號召立即得到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國內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的響應。這説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覺選擇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選擇了社會主義的前途。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共産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的代表。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作出關於國都、國旗、國歌、紀年的決議,選舉産生政協全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標誌著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標誌著愛國統一戰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形式上完全形成,標誌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協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推動各項社會改革、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人民政協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推動各種社會力量為實現國家總任務而奮鬥、活躍國家政治生活、調整統一戰線內部關係、擴大國際交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進新中國各項建設貢獻了力量。
改革開放後,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入新時期。黨中央進一步明確人民政協的性質、任務、主題、職能,推動人民政協性質和作用載入憲法,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通過修改憲法明確這一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頒發《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等文件。這一系列措施,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制度保障。人民政協認真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從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匯聚民族復興磅薄力量的戰略高度,就人民政協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推進人民政協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先後印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意見、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2019年9月,黨中央召開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週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人民政協的歷史貢獻,科學總結做好政協工作的寶貴經驗,明確提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政協的重點工作,科學回答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同時,黨中央頒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對人民政協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全國各級人民政協組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緊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積極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廣泛凝心聚力,開拓了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
回顧人民政協70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政協積極參與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建立了歷史的功勳。
二、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和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百年奮鬥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毛澤東同志指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産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人民政協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政治結晶、理論結晶和制度結晶,其全部理論與實踐都是建立在堅實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和民主政治理論的基礎之上的。人民政協理論和實踐的主要原則、範疇、概念,基本來源於“三大理論”。
(一)人民政協全部理論與實踐始終貫穿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基本原理的紅線。馬克思、恩格斯認為, 無産階級為了實現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必須建立最廣大的統一戰線,加強自身的團結統一併要聯合廣泛的同盟軍,號召全世界無産者和一切勞動者聯合起來。我們黨始終重視統一戰線問題,把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三大法寶”之一,系統地回答和解決了如何團結一切力量進行偉大鬥爭的問題,形成了自己的統一戰線理論。毛澤東同志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強調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百年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産黨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愛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産黨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按照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建立和鞏固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必須為黨的總路線、總任務服務,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必須正確處理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必須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人民政協成立以後,始終堅持這些重大理論、重大觀點,充分發揮了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堅持中國共産黨的全面領導,著力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薄力量。從全國政協看,組織構成上,按照“大團結、大統一、囊括一切代表”的方針,政協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均由34個界別組成,具有組織上的廣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在履職實踐中,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加強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大團結大聯合,努力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為尋求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能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人民政協全部理論和實踐始終貫穿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基本原理的紅線。政黨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産黨人為了完成歷史使命,必須努力爭取“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中國共産黨在長期的奮鬥中,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理論的基本原理,形成自己的政黨理論並不斷加以完善。按照這一理論,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領導黨和國家事業的核心力量。各民主黨派是同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團結奮鬥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制度,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這些重大理論、重大觀點是人民政協70多年發展進步的重要理論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充分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作用,積極為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以十三屆全國政協為例,第一次全體會議時,黨外代表人數佔委員總數的60.2%、常委總數的65%、副主席總數的54.2%,並在副秘書長、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中佔適當比例。全國政協不斷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對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全體會議期間參加共商國是活動、提出提案、提交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資訊、視察考察、調查研究等形式履行職責,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作出制度性機制性安排。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代表人士以本黨派名義積極參加政協履職活動,在政協發表意見和建議,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責的重要力量和重要依託。實踐證明,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在人民政協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人民政協全部理論與實踐始終貫穿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基本原理的紅線。人民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的核心內容。列寧指出,“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民主政治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論。按照這一理論,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這些重大理論、重大觀點始終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責的重要遵循和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論述、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人民民主重要實現形式的作用。全國政協以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重點,不斷完善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雙週協商座談會、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遠端協商會等為常態,以反映社情民意資訊為日常渠道的協商議政格局,增加協商密度,豐富協商形式。創建雙週協商座談會,以參加委員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為主,選擇切口小、社會關注度高的具體問題議深議透,成為政協協商民主經常性工作。開展網路協商議政,為委員不受時空限制履職創造條件。設立委員移動履職平臺,推出48個主題議政群。堅持民主協商、平等議事,多項溝通、多方面互動交流,綜合報告與專題資訊相結合報送重要成果,成為制度性安排。政協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充分調動了委員履職參與的積極性,實踐證明,政協協商民主是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結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就在於這一制度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人民政協就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人民政協通過協商廣泛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有利於實現奮鬥目標的一致性;通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有利於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通過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有利於形成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國家治理的體制機制,保障國家治理的有效性。實踐證明,人民政協這一制度安排,不僅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偉大實踐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顯示出強大生命力,而且以其獨特的實踐形式和理論價值,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三、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新的征程上,人民政協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複雜,越是任務艱巨,越要發揮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形成海內外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做好人民政協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鞏固好、發展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人民政協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一)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在新征程上,人民政協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引導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時事政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統一戰線歷史、人民政協歷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夯實共同奮鬥的思想政治基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政協黨的建設,推動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通過制度運作、民主程式和有效工作,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參加人民政協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二)做好廣泛凝聚共識工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這一政協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及時了解統一戰線內部思想動態,把在一些敏感點、風險點、關切點上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同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推動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的共同進步。把凝聚共識融入政協會議、視察考察、調查研究、提案辦理等各項履職活動中,在建言成果和思想收穫上一體設計、一體落實。建立健全委員聯繫界別群眾制度,完善委員講堂、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團等工作機制,宣傳闡釋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為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厚植政治基礎、社會基礎。加強同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聯誼,助推鞏固發展港澳臺僑愛國統一戰線;積極開展對外交往,講好中國故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緊扣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堅持議大事、抓大事。新征程上,要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把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運用各種協商形式協商議政。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調查研究,著力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努力把黨中央關於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決策部署,落實到政協具體的履職工作中去。充分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開展戰略性、宏觀性研究,為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更多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
(四)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機制。”新征程上,要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和更好凝聚共識制度建設,不斷提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水準,更好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建立健全政協協商規則,完善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進一步明確協商的參加範圍、討論原則、基本程式、交流方式等。豐富協商形式,進一步完善以全體會議為龍頭的協商議政格局,增強網路議政、遠端協商實效,探索政協協商同社會治理相結合等新形式。提高協商品質,加強協商前的深入調研,強化協商中的交流互動,抓好協商後的成果運用。積極培育政協協商文化,發揚“團結—批評—團結”優良傳統,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協商,遵循規則、有序協商,體諒包容、真誠協商,形成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
(五)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水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著力增強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繫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新征程上,要把履職能力建設作為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認真抓、經常抓、不斷抓出新成效。應聚焦提高協商本領這一重點,抓好委員“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專業性針對性教育培訓,組織引導委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廣大政協委員應當努力把握履職方式方法,深入開展委員讀書活動,紮實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善於做界別群眾工作,全面增強履職本領,承擔起當好人民政協制度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的責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