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經濟運作,委員們關注這些!

發佈時間: 2021-10-12 09:1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崔呂萍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展望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中國經濟走勢,多位委員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觀察角度,一起來看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

切斷違規炒煤資金來源,防止“運動式”抽貸斷貸!

國慶長假期間,銀保監會印發《關於服務煤電行業正常生産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保障經濟平穩運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煤電金融政策,助力做好電力保供穩價工作。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我們既要處理好發展與減排的關係,維護大宗商品市場秩序,也要加強和改進信貸管理,實現能源與金融的協同發展。

“當前電力短缺是暫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肖鋼看來,由於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改善需要電力供給的持續較快增長,加之我國能源結構仍以煤電為主,因此要實現經濟發展與減少碳排放的協同,就必須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大力提升能效,用較少的能源消耗取得更多的GDP增長。同時調整能源結構、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

肖鋼認為,處理好發展與減排的關係,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係,整體與局部的關係。金融資源的配置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堅持區別對待,防止“一刀切”。還應積極支援煤電、煤炭、鋼鐵、有色金融等生産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全力服務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工作,對重點産區和重點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優先安排貸款審批。加大對能源安全保供與綠色低碳發展的金融支援力度。

煤炭行業的高品質發展,關係到能源穩定供應與安全,離不開持續穩定的金融支援。為此肖鋼建議,金融機構要及時主動調整完善信貸政策,積極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型現代化煤礦和産運銷體系建設,防止“運動式”的抽貸斷貸,避免與“雙碳”目標的初衷和要求不相一致的做法。同時,督促企業做好資金鏈管理,提升經營品質和效率,防止盲目投資、鋪攤子。要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從全球經濟發展看,能源與金融一直是兩大核心領域,能源革命離不開金融體系的支援,而經濟金融的穩定發展有賴於能源生産的穩定與安全。”為此肖鋼提出,促進能源與金融服務業的良性互動,需要進一步創新能源金融服務,聚焦能源生産、能源轉型,充分發揮金融在能源市場定價、清潔能源建設、能源市場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為能源戰略和産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産品與工具。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楊成長:

穩增長要靠穩基建投資,做好穩成本和提信用工作

“當前,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在內需消費增速不高、出口帶動作用弱化的情況下,明年穩經濟增長的重心還是在投資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在堅決貫徹執行“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明年穩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他建議加速出臺預防性舉措,多措並舉,防止明年基礎設施投資出現明顯下滑。

首先,要進一步落實“十四五”規劃要求,在開局年加大推進大項目佈局,尤其是跨城市群的大項目。“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體化是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我建議,一方面鼓勵引導各大城市群加速推進城市群內部的交通網路建設,做好沿邊地區及鄉村的基礎道路建設;另一方面圍繞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扣國家重大政策、重大戰略和發展需要,推出一批利當前、增後勁、管長遠的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重大項目的儲備和落地。”楊成長表示。

其次,處理好專項債、城投債與國開行貸款之間的關係,專項債要考慮到特殊因素。楊成長建議,要明確城投債、專項債和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貸款之間在投資項目及重點支援産業上的差異性和互補性,防止專項債發行規模擴大對政策性銀行貸款産生擠出效應。

第三,著力改善地方政府的信用環境問題,區分地方政府信用與企業信用,對於已出現的風險事件要及時化解處置,穩住市場預期。而對於未發生信用風險的省份,楊成長認為政策要著力提升各級政府對地方國企債務風險的重視程度,通過展期、置換等方式主動化解風險。對於已發生信用風險的省份,他建議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積極化解處置風險,借鑒央企設立信用保障基金等模式,穩定市場信心,著力改變信用分層、流動性分層趨勢,在穩定發展中化解風險。

另外,應控制好基礎設施的投資成本,適度調整考核標準及考核週期。一是要繼續推進大宗商品“穩價保供”工作,促進優質産能釋放,結合産業供需特性,適時投放國家儲備,緩解供需錯配問題。二是結合疫情特殊情況,要將疫情導致的價格上升作為特定因素,在基礎投資項目收益率考核中要考慮到這類特殊因素予以弱化或剔除,適當拉長考核週期,引導中長期投資。

全國政協常委葉青:

企業應進一步聚焦主業,同時確保資金鏈安全

“今年三季度以來,受局部疫情反覆、房地産市場降溫、汛期洪災頻發等影響,國民經濟供需放緩,多數經濟指標同比回落,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尤其近一段時間,一些大型企業出現流動性困難,爆發債務違約,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大,其中原因多種多樣,但資金鏈安全管理不到位、突發性危機應對手段不足是重要原因。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是政府、金融部門和企業共同的責任。”談及對第四季度經濟的展望,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葉青這樣説。

在葉青看來,一方面,企業自身應增強風險意識,防止盲目發展和激進擴張,將發展重心放在提升技術革新、産品創新,增強財務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員工就業的穩定。同時應關注政策指引,促進企業發展與國家、地區發展戰略相契合,切實把握髮展機遇和改革紅利。當前,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中小企業應進一步聚焦主業,細分領域,向著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方向邁進,不斷提升發展品質。

而另一方面,在新舊産能轉換的過程中,應引導資本市場發揮好功能作用,持續加大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援力度,強化融資服務,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做好“專精特新”優質企業上市培育,加快資金與項目對接。同時,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管和指導。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