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場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開展的特殊科普課

發佈時間: 2021-09-08 13:34 | 來源: 人民政協網 | 作者: 顧意亮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9月1日,開學,“神獸”歸籠。

回憶起今年暑假,和“神獸”們朝夕相處的日子,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科普項目組的成員們如是説:“最開心的莫過於看到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最有成就感的莫過於做一位科學的傳播者”“做科普是會上癮的”……

時間退回8月12日,在上海市普陀區真如鎮的“愛心暑托班”上,一場特殊的科普課正在進行中:

“恐懼是什麼?小朋友們平時會害怕什麼東西?”

“今天我們請來了三位小夥伴,帶領大家走近令人恐懼的傳染病,我們先來猜一猜他們的職業是什麼?”話音剛落,大螢幕上出現了三位黑影人物,他們一位端著冰淇淋,一位懷抱嬰兒,還有一位拿著扳手。

“他們是誰呢?”“廚師!母親!工程師!”教室裏搶答聲此起彼伏。講課者傳授著、聽課者歡樂著,這已經是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實施的科普項目在這個暑假期間第三次走進“愛心暑托班”。

為孩子的明天播下科學的種子,一直是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開展科普工作的初心。得知今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愛心暑托班”順利回歸,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把“科普走進愛心暑托班”作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早早開始了策劃和籌備工作。

此前編撰好的科普項目針對的是初高中生,“愛心暑托班”裏的小學生能接受嗎?40分鐘的課程怎麼抓住孩子們的心?

在科普組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微生物藥物工藝開發與新藥發現實驗室主任陳代傑的支援下,兩位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90後”機關幹部郭文綺、李卿變身小講師,站在孩子的視角上,重新策劃設計課程,結合製作的動畫小視頻,串聯起三個故事。

為了保證效果,每人出了一套講課方案,在實際講解中,又進行了強強重組,最終形成定稿:“傷寒瑪麗”“母親的救世主塞梅爾維斯”“死亡地圖繪製者約翰·斯諾”三位主角依次登場,他們的故事回溯了人類是怎麼一步步認識傳染病,不斷學會科學防控,與傷寒、産褥熱和霍亂這些令人恐懼的傳染病爭奪時間和生命的。

“如果傷寒桿菌受不了高溫,那是不是把桃子冰激淩加熱就能殺滅細菌,不會得病了?”講到“傷寒瑪麗”因為製作桃子冰激淩不洗手,導致她服務的家庭集體感染傷寒時,同學們驚詫之餘,紛紛為處在危險中的人們獻計獻策。

“醫生在手術前怎麼能不洗手呢?太不可思議了。”“老師,‘屍體顆粒’是不是病毒,好可怕!”150年前,提倡手消毒的塞梅爾維斯醫生沒有得到同行的認可,今天卻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尊重。

跟隨著課程,大家又回到200多年前,站在倫敦塔橋上,面對臭氣熏天、污水橫流、霍亂肆虐的倫敦,同學們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有的甚至不等老師講完便提問道,“現在,那個水泵裏還有霍亂病菌嗎?”“天啊,他們怎麼能忍受這麼臟亂的環境啊?”

一雙雙好奇的眼睛、高舉不放的小手,關於傳染病的故事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心,也讓他們體會到科學對於人類抗擊疫情的重要。

“可以説每一次科學進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伴隨著誤解和排斥,但是我們的科學家並未因此停下腳步,他們大膽質疑、小心求證,在與傳染病的鬥爭中,不斷地為人類抵禦傳染病增添‘科學武器’,希望你們長大後也能成為這樣的人。今天,我們特意準備了課後禮包……”

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項目組還特別設計了符合小學生特點的動手實驗包,輔以深入學習的配套科普書籍,把整個科普項目從課堂延伸到家庭,從被動聽拓展到主動做。“希望大家通過實驗,走近微生物,開始自己的探索”,項目組成員們勉勵小朋友,並約定:“讓我們期待下一次更好的相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