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議事廳’真的很給力”——廣東江門市政協“委員議事廳”助力民生改善小記
記者 林儀 通訊員 皇智堯 楊雙雲
“委員們討論的美麗鄉村建設問題,我深有體會,我的心願和訴求能在這個平臺上得到回應,很開心!”近日,廣東省江門市共和鎮來蘇村熱鬧非凡,江門市政協“委員議事廳”在村中榕樹下開展協商,以村民代表身份參加討論的何炳利高興地説。
“委員議事廳”是江門市政協打造的協商平臺,通過和媒體合作,以視頻節目的形式,邀請市政協委員、職能部門負責人、利益相關方代表、群眾代表等進行“開放式”協商。
“去年開始,我們先後圍繞幼兒學位、養老床位、公園品位、城區車位等民生領域‘四位’問題開展協商議政,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江門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今年市政協選定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防範治理電信網路詐騙、守護校園食品安全作為協商主題,件件事關民生。
推動解決老百姓關心的難點、熱點、痛點問題,是“委員議事廳”的核心內涵。
位於老城區的美景社區建有多個商務辦公綜合體,但周邊可用的公共停車場僅2個,內街巷道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停車難”成為困擾周邊居民的難題。“要找到一個停車位太難了,當時遇到市政協調研組在社區調研,我還是半信半疑的。”社區居民周慧靈説,她的疑慮在不久後就消除了,“委員們在節目現場提出的利用閒置土地建設臨時停車位,這個建議太實用了!節目播出後不久,社區就增加了停車位,‘委員議事廳’真得很給力。”
家住堤東路的市民屈景周也點讚了“委員議事廳”。今年年初新建的下沙水上人家公園,讓昔日棚戶區變身親水公園,成為他和家人休閒散步的“好去處”。這得益於去年11月舉辦的“委員議事廳”,當時委員、群眾、公園管理人員、職能部門等圍繞“如何讓公園更靚更貼心”開展議政,大家“面對面”坦誠協商、各抒己見,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回應、公開解答,並形成協商清單向社會公佈。節目現場達成的打造“碧道上的公園”、提升公園文化內涵等方面共識,在節目播出不久就變成現實。
“這裡既保留了‘水上人家’的獨特文化印記,又把周圍的景區都串聯在了一起,這樣有特色的公園,才是大家真正喜歡的。委員們説出了我們的心聲。”屈先生説。
這種“面對面”溝通對話的協商形式得到了各方認可。市民梁柏濤説:“以前我們不清楚什麼是協商議政,現在‘委員議事廳’把這項工作搬上了螢幕,有利於我們老百姓知曉和參與。”
一件件民生實事快速“落地”,“委員議事廳”有著怎樣的“秘訣”?
“其實在前期調研的過程中,就是一個推動為民辦實事的過程。在聽取各方意見的同時,我們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協商,共同檢視工作短板、搜尋差距不足、推動問題解決。節目播出也並不意味著結束,後期我們還通過民主監督、媒體回訪等形式,持續監督跟進意見建議辦理情況,並定期將議事成果報市委、市政府,做到推動一項、落實一項。”作為“如何讓公園更靚更貼心”協商議題承辦者,江門市政協聯絡工作委主任區海熔介紹説。
數據顯示,“委員議事廳”節目現場共形成37條協商清單,推動江門市率先完成學前教育“5080”攻堅目標,促進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長者食堂等加快建設,推動江門全市範圍內建成各類公園近1600個,助推江門主城區小汽車公共停車位總量增長率超200%,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贏得了群眾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