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近日,在山東德州建志剪紙藝術中心“張建志委員工作室”,負責人正在為慕名前來學習剪紙的學員講解剪紙技巧。工作室成立以來,積極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單位、進鄉村活動,免費培訓1000多名學員,提出提案9份、社情民意8篇,為推動民俗文化發展和帶動創業就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打造“紅色政協 活力政協”特色品牌,德城區政協突出示範帶動,鼓勵、支援有意願、有條件、有能力的委員成立“委員工作室”“委員聯絡站”,亮身份、亮職責,委員履職更有煙火氣。
區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夯實陣地、搭建平臺、雙向發力上下功夫,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全面貫徹落實區委《關於加強全區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在7個鎮街委員聯絡室和7個界別聯組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崗”16個,組建“志願服務隊”9個,形成黨組領導核心、機關黨支部和14個臨時黨支部戰鬥堡壘、114名黨員委員模範帶頭的良好機制,實現了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黨的工作對全體委員“兩個全覆蓋”。同時,在全系統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學習研討、現場教育、主題協商等方式,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連續三年開展委員大講堂,召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凝聚最大發展共識。全區政協在黨的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了政協協商正確的政治方向。
為使基層政協活力迸發,區政協在區級、專委會、鎮街社區、界別小組、委員等5個層面搭建平臺,連續兩年出臺專門協商機制,在豐富形式、制定計劃、規範程式、明確範圍、建立機制5方面作出細化規定,持續提升協商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水準。選題增加社會公示環節,堅持與黨委、政府“三方”聯合出臺年度協商計劃。參加人員吸收相關專家、利益相關方、市民代表參加,注重多方交流研討。從出臺協商計劃,到協商反饋有果、領導領銜督辦,最後形成完整閉環,塑造了選題更精準、程式更規範、運作更順暢、特色更鮮明的協商機制。
區政協按照“一鎮街社區一平臺一特色”的思路,結合實際建成14個協商平臺,全力為民服務解難題。新湖街道委員聯絡室創建“請您來協商”平臺,開展協商進社區、進小區、進樓宇、進企業“四進”活動,解決市民普遍關注的物業管理、城市建管、項目建設等難點問題,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廣川街道興文社區建立“微幸‘服’”工作品牌,創立“提、議、辦、評”協商議事“四步法”,精心打造居民家門口的“共用會客廳”,得到一致好評。新湖街道南龍社區創建“南龍商量”協商議事平臺、把政協協商和社區協商有效銜接,打造了社區協商民主治理的“南龍”樣板。
近年來,區政協圍繞招商引資、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食品安全、醫養結合、學前教育、智慧城市建設等主題開展協商74項,26個部門、43名常委、380余人次委員、150余名群眾及相對人參與,提出建議450余條。全區政協系統參與社會治理、助推高品質發展的履職熱情日益高漲,政協戰鬥力、影響力日益增強。
“創新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增強人民政協生機活力的重要源泉。一個地方、一個單位,越開放越包容,創新的思維就越活躍,拉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能力也就越強。”德城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徐世勇説,“搞好政協工作創新,要樹立全局理念、堅持開放理念、增強實踐理念、深化為民理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替黨政分憂、為百姓發聲,以最大的包容、最大的誠意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到盡心、盡力、盡責、盡情,為團結各方力量、凝聚前進動力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政協 王琦霞 1396923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