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派在創新完善新型政黨制度中的作用

發佈時間: 2021-09-02 14:40:45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范笑天 | 責任編輯: 李晶

新型政黨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新發展階段不斷創新完善,更好地為實現偉大目標提供服務。民主黨派作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守多黨合作初心,找準黨派自身優勢和全局工作的結合點履行職能,努力做中國共産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以實際行動推動新型政黨制度創新完善。

堅持根本的政治領導。歷經各種風雨和重大考驗,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作出的正確歷史抉擇,是其不斷成長進步的根本保證,是新型政黨制度創新完善必須堅持的最大政治共識。當前,要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需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這是新發展階段新型政黨制度創新完善、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

汲取強大的政治營養。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民主黨派要堅持以中國共産黨為師,認真學習和弘揚中國共産黨偉大建黨精神,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學習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是要不忘多黨合作之初心、提升共擔民族復興使命之能力,全面加強參政黨的自身建設,尤其要把與中國共産黨的合作能力建設作為抓手,切實提升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政黨能力。

鍛造堅定的政治品格。堅守合作初心,深化政治交接認識,繼承和弘揚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為完善新型政黨制度提供源源不竭的政治動力。今年是民主黨派換屆之年,換屆不僅是組織人事的更替,更應是思想、傳統和作風的延續和光大。政治交接要立足於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身建設和履職盡責的長遠大局,立足於與執政黨親密合作關係的長足發展,立足於對新型政黨制度內在規律的把握,引導成員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一以貫之“講政治、揚傳統、傳精神、識大局、顧大局、為大局”。

理解豐富的政治內涵。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型政黨制度,改變了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悲慘經歷,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取得的彪炳史冊的巨大成就可以知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中華民族磅薄崛起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中國人前進的步伐,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型政黨制度必定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實現創新完善,也必定為推動世界政黨制度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運用好強大的政治力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民主黨派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深化對講話精神的理解。結合“六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成員和所聯繫界別群眾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就在於她引領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並正在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就在於它有遠大的革命理想追求,推動中國共産黨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好就好在它是指導我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能夠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提升更多的政治能力。把握新時代民主黨派肩負的職責使命,在參政議政上堅持“參政要有據、認識要提高、行動要及時、建議要可行、步調要一致、議政要主動”。強化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增強“只有國家好,我們才能好”的思想價值引導,培養參政黨人才“有能力、有水準、有視野、能服眾”,為新型政黨制度創新完善儲備能力和能量。

更加顯現履職成效。衡量新型政黨制度優越性最好的尺規,就是多黨合作制度的實際效能發揮。民主黨派要不斷提升履職能力,更加顯現履職成效。一是要積極參加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更好地服務於民主政治和科學決策。二是要積極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激活新型政黨制度中的積極因子和新標識。當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迎來圍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開展監督的新契機,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三是要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真正做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把履職重點聚焦到黨中央對經濟社會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定上來,開展調查研究,更加紮實地了解社情民意,積極地反映相關社會階層和群體的利益訴求。

(作者係中央社院高端智庫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