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謝經榮:帶好“自己人”走向大舞臺

發佈時間: 2021-07-01 17:1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寧銳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編者按】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推出《新征程·在“履途”——民主黨派工商聯迎建黨百年系列報道》,本期專訪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謝經榮。

謝經榮從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工作角度,詮釋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特有的這一人民團體——全國工商聯在非公經濟領域的特殊地位。從“聽毛主席話,跟共産黨走”,到鄧小平“五老火鍋宴”,再到習近平“自己人”的評價和對“兩個健康”的部署要求,以及“私産入憲”“支援中小企業13條”等全國工商聯參政履職故事,謝經榮講述了中國共産黨領導非公經濟發展的中國智慧與工商聯的獨特作用。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謝經榮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見證、參與、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您認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以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工商聯在不同時期扮演的角色或者發揮的作用有什麼不同?

謝經榮:工商聯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自成立以來,在我國發展的不同時期都有著重要地位和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前,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工商業聯合會。1953年10月,全國工商聯正式成立。它是以私營工商業者為主體,國營企業和合作社、公私合營企業等各類工商業者參加的總商會,是中國共産黨進行統一戰線工作的一個重要的人民團體。它的主要工作對像是私營工商業者。國營企業和合作社的代表參加工商聯,是為了發揮社會主義公有制代表的骨幹作用,以保證實現中國共産黨的領導。

上世紀50年代,工商聯在引導私營工商業貫徹國家方針、政策和法規,反映其意見、維護合法權益,促進其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等許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重要歷史貢獻。這一時期,工商聯被賦予領導、指導、代表和組織4項職能和任務:“領導”是指領導工商業者遵守政策法令,“指導”是指指導私營工商業者發展生産、改善經營,“代表”是指代表私營工商業者向政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協調勞資關係,“組織”是指組織工商業者學習、改造思想和參加愛國運動。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完成以後,工商聯積極組織廣大工商業者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産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成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愛國工商界的響亮行動口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商聯工作重新煥發生機。1979年1月,鄧小平同志約見榮毅仁等五位工商界人士(被後人稱為“五老火鍋宴”),並指出,要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錢要用起來,人要用起來。工商聯隨即提出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工作方針,開展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的多項活動,積極參加國家事務和經濟決策的協商,就區域性、專業性經濟發展戰略進行調查研究,興辦企業,安置待業青年,舉辦各類專業培訓,開展與港澳臺和國外工商社團的聯絡工作,協助開展“三引進”工作,支援老少邊窮地區的開發建設,為改革開放和“四化”建設作出了新的貢獻。

1991年,《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關於工商聯若干問題的請示>的通知》(中發〔1991〕15號,以下簡稱中央15號文件)印發,明確工商聯主要是做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工作對象由原工商業者擴展到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三胞”投資企業和部分鄉鎮企業,工作方針是“團結、幫助、引導、教育”,主要任務是對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投資者介紹黨的方針、政策,進行愛國、敬業、守法教育,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反映他們的正確意見。

中央15號文件為工商聯重新定位,強調工商聯是黨領導下的以統戰性為主,兼有經濟性、民間性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的一個橋梁。在這期間,工商聯積極建立聯繫制度廣交朋友,探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發展同海外工商社團、工商界人士的聯繫與合作,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關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等。在文件指導下,工商聯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進展,愈益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積極力量。

201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意見》(中發〔2010〕16號,以下簡稱中央16號文件)頒發,明確了工商聯的性質、基本特徵、工作對象、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職能作用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成為指導工商聯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中央16號文件明確提出,“工商聯工作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和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對工商聯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明確表述。明確提出“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有機統一”是工商聯的基本特徵,為探索和實踐工商聯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創新源泉。明確提出商會建設的重要性和根本方向,賦予工商聯積極培育和發展中國特色商會組織的重要任務。提出“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方針,與中央15號文件相比,去掉“幫助”增加了“服務”,這是一大變化。明確規定了工商聯的五大職能作用,即:在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在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助手作用,在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積極作用。

2012年3月,賈慶林到全國工商連線關調研時,在講話中提出“工商聯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觀點,肯定和支援工商聯把“兩個健康”作為工作主題的做法。自此,“兩個健康”被鮮明地確立為工商聯的工作主題。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民營經濟和工商聯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論述。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2020年9月,《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印發,明確工作方針是“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工商聯及所屬商會是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組織依託,要充分發揮工商聯在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在民營經濟人士有序政治參與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民營企業改革發展中的服務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在依法平等保護産權方面的民主監督作用,努力把工商聯建成“民營經濟人士之家”。這裡工作方針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增加了“信任”,且放在首位。“自己人”和“信任”,以及“更大舞臺”是新時代工商聯工作的新特點。

工商聯根據新特點圍繞工作主題,千方百計創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內涵,在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建設高素質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支援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健全政企溝通協商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image.png

謝經榮實地考察西藏坎巴嘎布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原材料採集基地。

中國網:建設中國特色商會是工商聯開展工作的有力抓手。回望商會發展和改革歷程,您認為“中國特色”體現在何處?

謝經榮:自清末産生現代意義上的商會以來,每一個時期的政府都有其自己的商會,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都是如此。工商聯及其商會組織是共産黨組織成立的商會組織,其鮮明的特點是共産黨的領導,“堅持聽黨話、跟共産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工商聯繫統及其所屬商會構成中國特色商會體系,工商聯具有總商會性質,所屬商會具有行業、區域等商會性質;工商聯及其所屬商會都具有統戰性、經濟性和民間性,其工作的主題都是“兩個健康”,就是“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中國特色商會組織也具有一般商會的屬性,如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提高企業經營水準、促進交流合作、開展行業自律等工作。把企業發展和國家命運相統一,把促進企業發展同保護職工利益相統一,把市場規律同社會利益相統一,則是中國特色商會組織的特色。而不像西方國家商會僅站在企業的立場説話,僅維護企業的權益、取得他們的支援。我們的商會站在更中立的角度,以國家大局為重的基礎上反映企業訴求、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發展、國家富強。

我們商會還有強大的號召力,組織參與國家重大行動。譬如,全國工商聯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三大攻堅戰”,為“三大攻堅戰”貢獻力量,這在國外是不可能的。全國民營企業心向國家、聽從黨的號召積極參加“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成為全國十大行動之一,幫扶1800多萬貧困人口,習近平總書記十次給予肯定或做出批示。這也是國外商會所做不到的。

image.png

謝經榮赴上海漕涇工業園區調研。

中國網: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商聯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提出了很多好建議。請您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提案,這些履職成果如何切實推動了具體問題的解決?

謝經榮:提案是工商聯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多年來,全國工商聯提案圍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緊扣促進“兩個健康”工作主題,聚焦民營經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資政,品質不斷提高,許多建議轉化為國家和有關部門的政策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我與大家分享四件被全國政協表彰的“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

第一個是1999年在全國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提案》。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要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因此,提案建議:各級政府制定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條例和具體措施;完善政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和服務。國家經貿委回復,政府將完善和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用經濟和法制的手段保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健康發展。該提案被國家經貿委在起草《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時採納。

第二個是2003年提交的《關於修改憲法完善保護私人財産法律制度的建議案》。建議:修改憲法中對公共財産和私人財産的保護表述不同的條款,明確財産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增加保護企業、社會團體法人等組織財産權的條款。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過表決,將“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莊嚴寫入憲法。能被吸收寫入憲法十分不易,也是工商聯多年多次堅持不懈建言的結果。關於保護合法私有財産的提案,工商聯先後提交了三次。

1998年,全國工商聯就提交了《關於健全財産法律制度依法保護各類財産的合法權益的提案》,建議修訂《憲法》中有關私有財産的保護條款,全國人大回復,將在起草物權法時研究考慮。2002年,工商聯第二次提出修改憲法,建議:明確國家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産權,增加保護企業、社會團體法人等組織財産權的條款。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認為,憲法中已有對私有財産的保護條文,能不改就不改。2003年,第三次提交“私産入憲”的提案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寫入憲法,解決了合法私有財産保護範疇不明確和保護力度較弱等問題,為完善民營經濟合法地位、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三個是2010年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交的《關於建立中小企業社會服務體系的提案》。建議:針對中小企業資金融通和信用擔保,技術支援和科技推廣,管理諮詢和人才培訓,資訊服務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建設,並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援。提案很快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答覆,財政部等部門研究提出了13項具體措施,推進和落實提案中的建議。隨後,《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得到了支援和發展。

第四個是2017年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交的《關於支援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案》,針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的隱憂和困難,提出了建立海外僑商協會和民間商會的投資聯繫網路,發揮商會組織協調、自律、服務等作用,加大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扶持力度的建議。商務部等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吸收建議,從建設國際産能合作聯盟,發揮海外僑商協會和民間商會優勢,開展民營企業輔導培訓等方面為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大力支援。

中國網:時代的華章總是在接續奮鬥中書寫。在新的偉大征程中,工商聯的履職工作有哪些新的謀劃、部署?

謝經榮:新征程賦予我們新使命,實現新目標需要新擔當。工商聯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認真履職盡責。

一是加強政治引領和思想引導,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創造黨和政府信任民企,民企是自己人的社會氛圍,使民營企業家同黨同心、民營企業同社會同向。把團結好、引導好民營經濟人士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持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週年系列活動,舉辦新時代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報告會,開展知名企業家進高校活動。把深入調研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高度關注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動態,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談心談話等活動,及時了解民營企業狀況和民營經濟人士思想狀況。充分利用設立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開展年輕一代教育培訓活動,引導他們熟悉黨情國情民情。另外,我們還要推進法治民企建設,促進守法誠信,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使民營企業同國家同行。  

二是創新經濟服務,有效組織民營企業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將發揮工商聯優勢,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參加高層政治協商,履行參政議政、資政建言政治職能,積極反映企業意見和建議。圍繞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持續跟蹤惠企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系列調研活動和政策研究,及時收集反映民營企業訴求。

與此同時,召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舉辦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發佈中國民營企業創新指數和中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100強榜單,持續開展創新型成長型民營中小企業發掘工作,進一步服務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服務企業綠色轉型,統籌推進污染防治與鄉村振興、國土綠化等工作,引導民營企業積極投身教育、醫療、旅遊、養老、居民服務、體育等社會事業。引導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將深入推進以“送政策、送服務、防風險”為主要內容的“兩送一防”行動,舉辦2021中非民營經濟合作論壇、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等經貿交流活動,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資訊服務平臺,更好發揮引導服務民營企業走出去的作用。

三是深化改革發展,全面提升工商聯凝聚力影響力執行力。我們將適應新的職責任務變化,進一步推進工商聯繫統的改革發展,加強工商聯制度建設,優化工商聯組織體系。指導省級工商聯加快改革,優化省級工商聯評價。開展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認定、加強“四好”商會建設,研究制定“十四五”期間商會發展規劃,以地市級為重點推動各地組建青年企業家組織。指導市縣級工商聯推進會員制改革,推動商會大力發展會員,不斷擴大工商聯組織覆蓋面。

image.png

謝經榮在2020年“知名民營企業湖北行”愛心認籌活動上致辭。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為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您有哪些祝福和期待?

謝經榮: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是中華民族的鐵脊梁。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建設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是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並不斷發展壯大的。從老一輩民族工商業者愛國自救、報國奉獻,到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人士踴躍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一代代工商聯人和工商界人士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進入新時代,民營經濟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工商聯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工商聯工作的範圍更廣、領域更多、要求更高,需要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努力拼搏。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工商聯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緊扣“兩個健康”工作主題,建設好工商聯這個非公經濟人士的“共同家園”,帶好9000多萬“自己人”,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更加廣闊舞臺上再建新功。

(中國網記者 張寧銳 江虹霖)

【欄目介紹】建黨百年,歷史交匯。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開設《新征程·在“履途”》專欄推出《新征程·在“履途”——民主黨派工商聯迎建黨百年系列報道》,講述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開展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等履職工作,展現政協統戰領域迎接建黨百年的氣象風貌。


相關閱讀:《同心商國是 同行啟新程——人民政協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