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族復興築牢教育之基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履職盡責展現新作為

發佈時間: 2021-06-30 11:2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和海佳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北京6月30日訊(記者 和海佳)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作為以教育文化出版傳媒為主界別的參政黨和人民政協組成單位之一,長期以來民進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同心奮鬥,發揮自身優勢,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拓展履職盡責新作為,協力推進多黨合作事業發展。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發言。

開啟歷史新征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是建黨百年來的重要關口。“民進始終關注基礎教育等國內教育領域發展。”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日前接受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專訪表示,“十四五”期間民進將秉持對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繼續為深化教育改革和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獻計出力、建言獻策。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百年仍需風雨兼程。朱永新進一步表示,民進將堅定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治信念,廣泛凝聚“共同團結奮鬥、戰勝風險挑戰”的強大共識和力量,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百年征途歲月  中國共産黨續寫韆鞦偉業新篇章

中國網:長期以來民進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留下很多佳話。從參政黨的角度,如何從總體上評價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引領的發展道路與執政實踐?

朱永新: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史。中國共産黨建黨的百年,是徹底改變近代中華民族苦難命運的百年,是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是根本決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命運的百年。百年曆史證明,中國共産黨是不斷與時俱進、不斷理論創新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核心。

中國共産黨始終堅守共産主義理想信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思想理論。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從曲折走向勝利、從苦難走向輝煌,征途歲月100年,擁有不竭動力,是因為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終堅守共産主義理想信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思想理論,代表最先進力量,發揮先鋒隊作用,走在時代的前列。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産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共産黨人凝聚起來,勇往直前,願意為之捨身奮鬥。

中國共産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

中國共産黨始終保持革命精神、奮鬥精神。中國共産黨在民族危難中誕生,在血火考驗中成長,每一步都充滿艱辛磨礪。面向未來,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書寫新的韆鞦偉業。

謀劃“四個率先”  向脫貧攻堅注入民主監督力量

中國網:2021年,我國宣佈取得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消除絕對貧困,不僅讓百年黨史更加靚麗多彩,也為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新時代團結合作、共襄偉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多年來,民進始終用心、用力、用情參與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與中國共産黨攜手奮鬥。請您談一談民進在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方面有哪些積極作為?特別是在脫貧攻堅一線開展民主監督方面,發揮了什麼獨特作用?

朱永新:民進中央把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動員民進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全力投入,發揮優勢,積極作為。一是謀劃“四個率先”。率先從堅持和完善多黨合作制度的高度、履行參政黨民主監督基本職能的角度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民進中央是唯一由參政議政部門來組織實施這項工作的;率先成立民主監督工作處,配備專職幹部,強化工作職責,理順組織關係;率先組建結構合理、相對固定、全程參與的專家顧問隊伍,把專業優勢落到實處;率先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過程記錄,講好脫貧攻堅和多黨合作故事。

在湖南省平江縣,朱永新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

二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五年來,民進中央各類調研組在湖南開展調研70余次,到各縣調研100余次,實現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全覆蓋,51個貧困縣基本覆蓋,先後深入到160多個村,查看扶貧項目400多個。

三是為湖南脫貧攻堅注入民主監督之力。五年來,民進聚焦精準脫貧中的教育、醫療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形成一批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民主監督調研報告,提出問題線索200多條,推動具體問題在基層“立改立行”,向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80余條重要監督意見。

四是為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建言資政。五年來,民進中央向中共中央報送5份年度監督報告,以“直通車”形式報送13篇建議並得到中共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向全國兩會提交28篇黨派提案,形成有關社情民意資訊710篇。

民進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的獨特作用,與民主監督的優勢緊密關聯。一是發揮立場中立的優勢,把一線的情況摸準摸透,為中共黨委和政府提供有價值的情況和資訊。二是發揮組織優勢,設置26個縣村兩級觀察窗口,協助開展經常性監督和持續五年的跟蹤監督。三是發揮渠道暢通優勢,注重把基層一線的聲音反映上來,就關心關愛基層扶貧幹部等鼓與呼,為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建言資政。四是發揮智力密集優勢,在調研中積極開展政策宣講,注重總結基層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與一線幹部群眾共同研究問題和推動問題解決。五是發揮界別優勢,協助對口省做好教育扶貧等工作,結合地方實際和民進資源開展教育、醫療等幫扶活動。

聚焦普惠性學前教育  呼籲完善幼托服務

中國網:伴隨我國生育政策優化調整,近年來民進在基礎教育特別是普惠性學前教育、普惠幼托服務方面聚焦哪些重點議題及提案,成效如何?

朱永新:民進始終關注學前教育、幼托服務等國內教育發展工作。從2016年到2021年,民進中央提交《關於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的提案》《關於優化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提案》《關於加快推進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提案》《關於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提案》《關於完善民族地區“學前學普”政策措施的提案》等5份有關學前教育的提案。這些提案涉及到鼓勵社會力量辦普惠性民辦園、建立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等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意見建議,相關建議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都得到體現,推動了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發展目標的確立。

朱永新率調研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宜昌市調研學前教育。

在普惠幼托服務方面,2018年民進向全國兩會提出《關於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的提案》,建議整合全社會的資源,鼓勵社區、企業、公益組織等各種社會力量投身2-3歲託兒機構的建設,採用政府提供場地購買專業社會組織服務這樣一種公建民營的模式。這些建議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裏有所體現。

深化基礎教育改革   為高品質教育建設獻計出力

中國網:“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未來您認為民進在基礎教育改革和高品質發展等方面如何挖掘優勢,繼續發揮好參政議政作用?

朱永新:未來我們主要從六個方面入手。第一,發揮民進的界別優勢。教育界是民進的主要界別之一,民進現有18萬多會員中,約60%來自教育界、45%來自基礎教育界。這些會員中既有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也有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還有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秉持對教育事業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繼續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工作、敬業奉獻,為深化教育改革和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獻計出力、建言獻策。今天教育的模樣,是明天中國的模樣。

朱永新率領民進中央、財政部聯合調研組到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就教育扶貧財政投入的保障機制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聯合調研。

二是發揮民進的平臺優勢。多年以來,民進堅持舉辦各類參政議政活動,服務國家建設,履行參政黨職能。民進在教育領域參政議政活動平臺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基礎教育改革座談會”,座談會圍繞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聚焦基礎教育領域的重點任務和難點、熱點問題,推動教育管理部門與專家學者和一線教育工作者深入溝通交流、務實對話研討。另一個是“中國教師發展論壇”,歷年論壇的主題及議題均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建言,匯集各師範院校、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門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為深化教育改革和教師隊伍建設建言獻策。

在“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用好這兩個平臺,完善平臺活動的組織實施,堅持精選主題、深入調研、務實高效原則,為深化教育改革和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作出更大貢獻。今年5月民進中央在南昌舉辦的“基礎教育改革座談會”,就是以“高品質基礎教育體系建設”主題,這為民進“十四五”期間教育領域的建言獻策開了好頭。

初心如許胸懷“國之大者”   凝聚力量為民族復興奮鬥

中國網:希望您談一談,為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送出寄語。

朱永新: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民進將繼續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治信念,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凝聚“共同團結奮鬥、戰勝風險挑戰”的強大共識和力量,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欄目介紹】建黨百年,歷史交匯。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開設《新征程·在“履途”》專欄推出《新征程·在“履途”——民主黨派工商聯迎建黨百年系列報道》,講述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開展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等履職工作,展現政協統戰領域迎接建黨百年的氣象風貌。


相關閱讀:《同心商國是 同行啟新程——人民政協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