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食品悄然走紅成新風口 管理上仍缺乏具體規章制度

發佈時間: 2021-06-13 08:05 | 來源: 法治日報 | 作者: 王陽 張守坤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原價22.8元的滷味現價6.6元,15元的便當打完折後只需2.8元,一瓶13.9元的牛奶現在不到4元就可以買到……在北京市某連鎖便利店,張宸(化名)幾乎每天都能“捕捉”到這些最新折扣。這些食品既不是“三無”産品,也不存在任何瑕疵,相反其中很多都是由大品牌廠商生産,它們和貨櫃上以正常價格售賣的食品只有一點區別——在保質期內臨近保質期。

為處理臨期食品,很多超市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類似打折或者買一送一“捆綁銷售”的做法,只是範圍並不廣,而且大多數人對此的印像是只有“貪便宜的老年人”才會購買。近年來,大眾消費觀念發生轉變,臨期食品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線上線下還出現了數以萬計專賣臨期食品的店舖,臨期食品表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臨期食品銷售火熱的同時,也有不少消費者提出了自己的疑慮,其中最關心的就是臨期食品的安全問題。對此,有關專家認為,臨期食品價格雖然打折,但安全不能打折,這需要消費者、商家和監管部門等多方共同努力。

線上線下備受青睞

臨期食品市場火爆

6月2日晚上七點半,在天津市大橋道某菜市場內,很多店舖老闆已準備收攤回家,而一家食品折扣店內仍人來人往,還有不少顧客在店內挑選商品。店主王先生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他們家賣的大多是臨期的進口餅乾、飲料、膨化食品等,價格一般只有正價産品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一位正在購物的顧客説:“進口商品原價一般較貴,打完折後便宜划算、性價比高,還是挺吸引人的。”

購買臨期食品已成為許多人的習慣。時間來到晚上八點十五分,在天津市濱江道某大型超市水果區和熟食區旁,已經聚集起好幾位顧客在此等候。每天八點到八點半左右,店裏的水果蔬菜和壽司、烤鴨等食物都會開始打折銷售。剛開始一般都是六折或買一送一,九點左右價格可能會降到三折。

超市工作人員對《法治日報》記者説,很少有東西能夠“挺”到那時候,一般剛降價時就賣得差不多了。原先來超市買這些臨期食品的多是些老年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來光顧。”

在採訪中,《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不僅越來越多大型商超推出臨期食品貨架,越來越多主營臨期食品的店舖也以倉儲店、折扣店的形式開始在街頭出現,大部分臨期食品保質期在原先保質期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左右,並且越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折扣力度越大。

除了線下實體店,線上也不乏臨期食品的身影。多個電商平臺均有臨期食品銷售,在輸入關鍵詞後,可以找到很多特價食品或專門銷售臨期食品的網店;多款專門網購臨期食品的App應運而生,付款訂單不在少數;豆瓣網站上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創建於去年9月份,現在成員已接近7萬。

臨期食品市場的規模有多大?今年1月,艾媒諮詢發佈的《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從供給側來看,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産值規模超過3萬億元,即使按1%的庫存沉澱計算,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也會突破300億元,臨期食品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中國臨期食品消費者年齡為26歲至35歲的佔比47.8%,年輕人成為購買主力。

天眼查顯示,以“品牌食品特賣,日期越近越便宜”為賣點的某電商平臺,早在2018年就獲得了上億元融資。此外,近年來還有不少主營臨期食品的公司獲得上千萬元融資。種種跡象表明,臨期食品已站上市場風口。

臨期食品為何會火?《報告》顯示,食品市場産能過剩是臨期食品出現的主要原因。隨著越來越多臨期食品的出現,臨期食品的市場價值也逐漸被發掘。從最初通過小規模的店舖進行臨期食品的折扣銷售,到線下直營店的出現,再到臨期食品被放到電商平臺進行銷售,行業的受關注度正在不斷提高,而臨期食品市場的發展也將走向規範化、規模化。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任超認為,多種原因交織造就了臨時食品市場的火爆。對於消費者而言,臨期食品價格較低,還能擴大其食品選擇種類和範圍,並且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有所變化;對於商家而言,銷售臨期食品解決了臨期食品的處理問題,有利於解決減少因商品銷售不暢而承擔的沉沒成本,發揮商品的最大化價值。

在江蘇省法學會經濟法研究學會理事、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杜樂其看來,購買和銷售臨期食品也與反食品浪費法的立法宗旨相契合。

銷售過程存在貓膩

國家標準尚未出臺

5月28日,剛從天津市泰興南路某超市買到兩盒雞胸肉的王奶奶顯得有些高興,因為還有3天就過保質期,因此售價不到原先的一半,但回到家拆開包裝後王奶奶臉色立馬變了——一股臭味飄來,很明顯雞胸肉已經變質。仔細看過包裝後,王奶奶發現價簽下還貼有一張價簽,上面應該是真正的生産日期。實際上,這兩盒雞胸肉已經過保質期快一星期。

任超説,從現實情況來看,臨期食品中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隱患。“因受到利益的驅使,一些不法商家可能會修改食品的生産日期,將過期食品改頭換面,冒充臨期食品。這樣的食品一旦流入市場,將對大眾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脅。此外,存放和流通中的條件變化往往也會影響實際保質期,這是不可避免的。”

王奶奶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類似的事她還碰到過一次,只不過上次是鴨腿,而且商家沒有篡改保質期,但在還有幾天才過期的情況下,鴨腿卻散發出臭味。

臨期食品安全嗎?為何有些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卻變了質?

對於臨期食品的界定,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只有各省市出臺的相關地方性管理規定,比較具有參考意義的是原北京市工商局在2012年發佈“食品保質期臨界”的標準: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標注保質期16天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標注保質期少於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天至4天,比如牛奶、未滅菌熟食等。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食品的保質期是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産品適於銷售,並保持標簽中不必説明或已經説明的特有品質。因此,處於保質期內的臨期食品在包裝完好、儲存得當的情況下,其風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障,一般來説可放心食用。否則,即使在保質期內,食品也可能變質。

早在2007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規範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制度的指導意見》就要求,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臺賬中作出醒目標注,並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今年4月29日公佈並實施的反食品浪費法中也明確規定,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

《法治日報》記者發現,相較于線上平臺的公開透明,線下實體店中很多超市並沒有設立專門的臨期産品銷售區,而是和正價産品混在一起出售,有不少消費者以為這是商家的短期促銷手段,沒看清保質期就購買,過幾天準備食用時卻發現已經過期;許多銷售臨期食品的店舖中,商家也不會醒目標注臨期食品的具體保質期時間。

任超説,根據相關規定,商場對臨期食品促銷處理時應當向消費者作醒目提示。一般保質期在半年以上的,到期前15天內需要公示;保質期兩年以上的,最後30天是“臨界期”;而保質期僅為一個月的産品,最後三天內則需要明示“本産品即將到期,特價處理”等字樣。如果商家未盡提示義務,可能會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報告》還表明,目前中國臨期食品行業的消費者認可度依然不足。由於臨期食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屬於在食品流通環節中的“剩餘品”,依然有超過60%的消費者對臨期食品産生其是過期食品、低品質産品的負面印象,超過50%的消費者購買頻率少於每月一次。

“目前臨期食品市場尚且處在一個灰色地帶,我國對於臨期食品管理還缺乏具體詳細的規章制度,因而對於臨期食品的處理大多依靠相關企業和個人的自主行為,由此造成了臨期食品市場諸多問題的産生。”任超説。

亟待完善監管體系

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商業裏的“臨期”往往是一個與庫存、折耗緊密相連的消極性概念,臨期食品也不例外。如何處理臨期食品,一直是令企業頭痛的經營難題。臨期食品市場的悄然走紅,有效化解了處理問題,讓商家和消費者實現了雙贏。

但由於某些商家的一味逐利,使得臨期産品的售賣突破了安全底線,出現了許多違規現象,臨期食品形象也被貼上了“過期”“變質”等負面標簽。這需要商家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加強市場監管,守好臨期食品安全底線。

杜樂其説,針對在臨期食品銷售過程中存在的篡改食品生産日期或保質期,將臨期食品與非臨期食品混雜銷售以及將過期食品當作臨期食品銷售等違反法律、法規或商業道德和習慣的行為,應從立法方面統一“食品保質期臨界”的認定標準及銷售規範,為經營者銷售臨期食品提供統一指引與合規指南。同時,規範臨期食品流通環節,建立銷售機構的準入機制,明確市場準入實體與程式條件,嚴格進貨渠道,對不法商家的隱瞞臨期食品資訊,恣意翻新銷售過期食品等不法行為,應強化監管與處罰。此外,還應建立包括監管部門、經營者、消費者、社會組織、網路平臺等主題的多元合作、公私融合監管體系,最大限度消除臨期食品銷售中的食品安全問題。

任超認為,要確保臨期食品是安全食品,而非問題食品,監管部門要常態化檢查,對臨期食品有針對性的監管。有關部門還應制定臨期食品回收、交易規範,及時檢查臨期食品商店的經營資質和進貨渠道,督促企業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和保質期標識。銷售者對於渠道和貨源方面也需做好篩選,在選擇上游商家時力求尋找資格齊全,安全有保障的經銷商,儘量從源頭上減少安全隱患。

在採訪中有許多消費者吐槽,一些臨期食品剩餘期限較短,買回來稍不注意就容易過期;還有些人貪圖便宜買了一大堆,沒有在保質期內吃完反而造成了浪費。

任超提醒道,年輕消費者是購買臨期食品的“主力軍”,購買臨期食品需量入為主,適當消費;儘量通過正規渠道,選擇大廠大牌,購買前看清保質期。在購買過程中,儘管食品仍在保質期內,但也應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判斷。例如,食品出現霉變、氣味改變、顏色改變、狀態改變等情形,則應謹慎購買。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近年來,反對食品浪費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參與和共識,臨期食品市場的火熱就是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具體體現。但臨期與過期之間僅一線之隔,臨期食品市場的安全需要商家自律和市場監管,也需要消費者的理性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