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政協“加快推進實施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界別協商會小記

發佈時間: 2021-05-21 09:34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呂金平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讓少數民族文化之花常開長盛

雲南省政協“加快推進實施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界別協商會小記

記者 呂金平 通訊員 李茜茜

“雲南是全國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絢麗多姿。推進實施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是雲南積極開展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的一項具體舉措。”近日,雲南省政協召開界別協商會,圍繞“加快推進實施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協商議政。

會前,省政協調研組深入昆明、紅河、文山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和座談,並同步展開網路議政,收集到了大量翔實的一線素材。會上,省政協委員、專家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圍繞少數民族精品文化建設中的體制機制、傳承創新、精品打造、産業融合、人才培養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協商。

省政協委員、省委統戰部原一級巡視員胡明學建議,在挖掘、傳承民族文化過程中,把少數民族文化擺到中華文化這個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從而使各少數民族同胞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

“精品文化關鍵要看是否能夠到達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省政協委員、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長那金華建議,實施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精品文化梳理工程、文化精品繁榮推動工程、文化精品隊伍建設工程及精品文化機制體系建設工程。

“只有經受時間沉澱、祖輩傳承、從傳統中留下來的經典文化,才具備文化精品的打造條件。”省政協委員、紅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團聲樂演員李懷秀建議,從源頭下手,加大保護與傳承力度,增加財政預算,引入社會捐助,重點加大對民間傳承機構的支援力度,營造官方與民間齊心協力的氛圍。

大理大學副校長褚遠輝建議,建立健全有關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體系。同時,以整合整合的方式推進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建設,充分與鄉村振興、文創産業等緊密結合。

雲南民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趙菲認為,當前部分地方的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形式上不夠多樣,文化類別單一。她建議各地增加文化精品的類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豐富中華文化內涵,發掘各地、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傳統文化,打造出形式多樣的文化精品。

“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的項目,既要有體現各民族文化的整理、展示、再現,也應在共同熔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上做指引和導向。建議完善項目類別,對現有品牌進一步深入挖掘,在扶優扶強上下功夫,還要體現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昆明市政協常委、昆明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木志群説。

此外,委員們還提出了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強化精品戰略,重點打造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精品,全面加強民族文化管理人才、傳承人才、研究人才、經營人才的培養等意見建議。

聽完委員們的發言後,省委宣傳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旅廳等有關負責人作出積極回應。

“會後,我們將把大家的意見建議,上交到規劃起草小組,爭取納入我省實施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當中。”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羅傑回應道。

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李正洪表示,下一步將請相關專業人士參與項目評審,加大少數民族古籍保護整理研究,奠定文藝作品創作基礎,提升作品藝術水準,力爭創作出精品。

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石林透露,省文旅廳將開展精品文化獻禮建黨百年工程,推出系列文化活動,盤活各類文化遺産資源,打造一批老字號、老品牌,繼續加大國家級傳承人推薦力度,力爭實現雲南世居民族國家級傳承人的全覆蓋。

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楊嘉武強調,雲南在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具有獨特地位;要守正創新,高度重視全省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創新工作;從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兩方面入手,以強有力的舉措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