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王光謙談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將確保“黃河成為人民的幸福河”
5月13日,正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淅川縣,先後考察了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聽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管理運作和水源地生態保護等情況介紹。隨後,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2014年12月12日,歷經50年論證規劃、耗時10多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線通水。自此,南水穿行千里,一庫碧水,惠澤萬民。 近日來,南水北調這個世紀工程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引發了全國政協委員的熱議。
本報記者 王菡娟
“要審時度勢、科學佈局、準確把握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的各自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戰略安排,統籌指導和推進後續工程建設。”
——習近平
2002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工程將分東、中、西三路實施。如今,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已全面通水6年有餘,西線工程進展如何?將為黃河流域帶來哪些改變?為此,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王光謙。
每年將為黃河流域增加超過300億立方米水
對於常年和黃河“打交道”的王光謙來説,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講話,讓他很是興奮。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提到了西線工程,還特別強調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是國務院批復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四橫三縱’水資源配置格局的戰略性水利工程,也是構建國家水網的重要水利工程。”王光謙説。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同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也上升為新時代重大國家戰略。
資料顯示,黃河以佔全國2%的年徑流量,承擔著全國15%的耕地面積和12%人口的供水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向流域外調水,以及一般河流所沒有的輸送大量泥沙入海的任務。黃河流域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27%,是極度缺水區。
據黃河水利委員會估計,2050年黃河流域在節水充分挖潛的情況下,將比現在增加需水130億立方米左右。
王光謙特別強調,“在正常年份,節水有效;遭遇乾旱年份,將無水可節。開源節流是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西線工程從長江上游調水到黃河上游,是真正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的生命工程。”王光謙説。
在《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西線工程將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
在初步方案中,西線工程可為黃河流域每年增加超過300億立方米水。
王光謙告訴記者,這其中,包括西線調水約240億立方米;黃河中、上游建水庫“蓄水”約80億立方米左右;黃河本身的“內迴圈”增加約80億立方米左右。
三大爭論焦點
從2002年開展第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後,西線工程一直“杳無音信”,直到18年後2020年,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方案比選論證報告才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西線工程的路可謂走得異常艱難。
“由於爭論很大,也導致至今沒有開工建設。”王光謙説。
據王光謙介紹,西線工程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工程難度大、生態環境影響大、工程投資大效益低三個方面。
技術上是否可行?
據介紹,規劃中的西線工程途徑青藏高原崇山峻嶺,地質活動較活躍,工程地質條件複雜,施工條件差。
在2016年由原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張基堯寫的《南水北調回顧與思考》一書中,記者看到這樣的表述:西線施工沿線有大量深埋、大斷面隧洞,最長的洞段73公里,最大洞徑9.58米,隧洞施工技術難度大,在我國尚無先例。
但隨著近年來我國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原來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看來都不是問題。尤其是隨著川藏鐵路工程的開工建設,在王光謙看來,西線工程的施工技術完全可以達到要求。
“川藏鐵路的技術方案,90%以上線路是隧洞橋梁;西線工程為100%的引水洞涵。現在川藏鐵路已經開工建設,同等難度的西線調水工程技術上應該不是問題。”
作為我國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之一,西線工程對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影響大嗎?
王光謙坦言,工程的生態環境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比如水源地水庫蓄水會帶來淹沒影響問題。其實不止是西線工程,在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開工之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注,但從通水這麼多年的情況來看,都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予以彌補解決。
“具體工程施工而言,西線工程沿線都是地下管道,影響有限,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減少影響。同時也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在水量調出區,調水量宜控制在40%的生態警戒線內。”王光謙説。
工程的投資是否和效益成正比?
為此,王光謙表示,西線工程向黃河上游調水,將與黃河自身水資源混合統一使用。但黃河水資源一直廉價甚至免費使用,如果只從收取水資源費的角度來算則工程投資不能收回。
“但調水工程是個系統性工程,要算整體的生態賬。實際上,黃河土地光熱條件好,水土匹配可以增加土地價值,負擔工程投資。調入黃河的水量,一部分滿足沿黃省區的生産生活用水的新增水量;另一部分可以灌溉毛烏素沙地,增加數千萬畝高品質農地。”
王光謙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拿出一千萬畝新增農地指標,用於土地佔補平衡,可以籌措二萬億元以上資金用於工程建設、調水源區生態與經濟補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等事項。如果國家給與政策支援,將極大發揮西線工程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或將改造出億畝良田
克服重重困難調來的300多億立方米水又如何使用?
“我國北方缺水,增加的水資源宜多用於黃河上游地區:一方面,是上游地區沙化旱化土地廣袤,光熱資源充沛,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及生態改善的強烈需求。另一方面,這些水資源被利用後,其蒸發蒸騰出的水汽可在其周邊及下游,重新形成多次降水,並通過地下水補充到黃河中,由此提高調入水資源的實際利用效率。”王光謙説。
通過實地調研,王光謙初步建議,超過300億立方米水中,200億立方米用於農田灌溉和生態改善,100億立方米用於解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河南長遠發展中的水資源不足之困,其餘用於西北(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
有了水,沙地變良田也不再是夢想。
“黃河中上游周邊的大片沙漠和沙地以固定半固定為主,有水就易於改造成為農田。根據天然降水的多少,如果在這些土地上建設規模化設施農業,按每畝年需水100~200立方米計算,近200億立方米水可將一億畝沙地旱地改造為優質農田。”王光謙説。
實際上,在西北沙漠地區已經有了很好的實踐。
“西北光照條件好,可保證作物産量高、品質好,比如億利集團在庫布其沙漠種植的高品質馬鈴薯每畝産量在7000斤左右,番茄産量每畝可達15噸。”王光謙説。
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河南這些黃河流域中下游省市,根據其發展規劃,到2035年,各約有10~3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缺口,因此用100億立方米水的增量可大致滿足其生産、生活、生態所需。
而在西寧、蘭州、銀川、呼和浩特、包頭這一線黃河上中游城市,從土地資源論,均有在引入水資源後,發展成超大城市的潛力,從而吸引或搬遷周邊山區的農牧民向城市及周邊聚集,同時可發展用地需求量大的工業。
“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論證、立項建設。特別是論證黃河流域水土優化工程,試點毛烏素沙漠沙地改農地工程,研究工程建設資金方案,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水資源短缺問題,確保‘黃河成為人民的幸福河’。”王光謙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