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絡繹不絕的遊客便涌進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他們在竹林幽幽,青瓦白墻間放鬆心情;感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道明竹編之美。
四年前,道明鎮龍黃村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今,“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還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村落之美。
“和大多數地方一樣,崇州市也曾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地碎、人少、錢散、缺服務’的難題。”竹藝村“變形記”的故事,市政協主席楊火清再熟悉不過。他介紹,幾年來,市政協將人才問題列為重點調研內容,先後就“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課題開展協商,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通過提案等渠道建言呼籲,為鄉村人才招引和培養搭建平臺。
委員們的建議很快得到回應:市委、市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中,積極吸納政協建議,不斷創新人才要素供給機制,開展了種田人、創業人、帶頭人“三項培育”,搭建了農業科技人才孵化、農業科研成果轉化、農村社會化服務“三大平臺”,組建了公園城市鄉村表達泛設計、鄉村振興人才培訓、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三個聯盟”。
此外,在市政協積極推動下,崇州市創新提出的“農業共營制”,即“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綜合服務”,激活了一池春水,為鄉村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紅利。在市政協委員、道明竹編傳承人丁春梅的帶動下,竹編藝人紛紛從外地回到村裏,挑起振興竹藝村的重擔。市政協委員胡安學、王伶俐等積極在生産方式、管理模式上不斷尋求新突破,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大膽植入合作社,推動當地農民融入現代農業發展,成為成都市“十佳‘強基’新農人”……
春風正好,如今,鄉村振興被提到了新的歷史高度,委員們對鄉村人才的關注也更多了。在今年2月召開的市政協十四屆六次會議上,委員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到人才招引和培養上,建議再次得到市級相關部門採納。市政協也將“鼓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等作為今年重點協商課題,希望通過發揮政協優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高品質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