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學者’要求自然科學領域、工程技術領域入選年齡不超過45周歲,‘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入選年齡不超過45周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也要求不超過45周歲。這些年齡的限制,讓大部分學者、特別是46-60歲中年學者失去了入選機會,不符合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規律。”近日,在陜西省政協編發的社情民意資訊中,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建議,改革高級人才評審機制。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表示,近年來,我國推出的多項人才計劃,在引進、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對參評者的年齡限制門檻過高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執行的人才計劃設立於我國人才匱乏,尤其是青年學者儲備不足之時,現今國情已經發生變化,如仍堅持45歲一刀切可能導致中年學者沒有進步的空間;部分青年學者為了有足夠高影響的論文,往往將研究方向側重到“容易做的題目”“學科熱門題目”上,而忽視了國際原創、或我國重大的需求科學研究;部分青年學者忙於趕論文、拿成果,沒有精力花時間去準備和教授課程,不能完全獨立授課;部分青年學者為了獲得各種獎項“帽子”,四處托關係、拜訪評委;部分優秀的中年學者沒有拿過“帽子”,因為超齡失去了創新的積極性等等。
對此,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建議:實行人才評選標準中的年齡階梯化設置,不搞“年齡一刀切”,給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的46-60歲科研人員更多的機會,可將“萬人計劃”延長至50歲,“長江學者”延長至60歲。整合中組部、教育部、基金委現有的多樣性人才計劃和資源,搭建一個公平開放、高品質、持續的國家級人才支援平臺;從“一次性獎勵”向“長期培養”轉移,給科研人員創造靜心研究的環境。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還呼籲要完善評審機制,以創新能力和潛力為評選核心,根據不同專業的科研性質,制定科學的分類評價指標;對參評者的科研水準、教學活動、論文品質、研究內容的實用性等方面嚴格把關,提升人才素質;整肅學術風氣,邀請有公信力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參與評審,提高評審品質,減少人情因素;實行跟蹤評估和退出制度,設置評估週期,不達標的,撤銷“帽子”並禁止其申請其他人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