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迅 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們腦海裏容易想到世界雜技的搖籃吳橋雜技以及河北梆子、唐山評劇等等。其實,除了這些,還有一項河北特色的中醫技法——時氏中醫正骨術入選非遺。3月28日,北京時氏正骨國際研究院正式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2019年12月28日公佈的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顯示,16個傳統醫藥項目中便有時氏正骨術。
中國正骨術是傳統中醫文化中的瑰寶,在現代醫學還未盛行普及之前,正骨術在民間就擔負著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職能。1820年前後,號稱“燕趙奇術、河北一絕”的時氏正骨術發源於河北一帶的武術之鄉。一百多年以後的1932年,時氏後人進京行醫,並且將時氏正骨技術理論研究整理,由當時的時氏名醫與醫屆同僚們共同整理編纂了兩冊一函《時氏家傳正骨術》,交由中華印書局印刷,北平、天津發行所發行。後來,時氏正骨術又紮根河南、山西、京津冀一帶,並且不斷發展,成為接地氣、有人脈、口碑好、療效高的民間醫術之一。
發佈會現場,時氏正骨術的衣缽傳承第四代傳人時峰激動的介紹道,自幼跟隨其師父時濟民潛心研學,經過幾十年艱辛的摸索,研究出“分神分秒復位法”、“無痛一次接骨法”、“秘藥護具輔助法”,和以此傳統三法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創立總結出特色的“頸椎病康復法”、“腰椎間盤康復法”、“急慢性腰傷”、 “兒童常見骨病康復法”此傳統、創新七法合稱為“時峰正骨七法”。隨著傳承和弘揚傳中醫藥文化的興盛,為了讓正骨術守護更多人的健康,時峰在北京創立了“北京時氏正骨國際研究院”。研究院的主要使命是把中國傳統正骨這門醫術進行研究整理、傳承創新,把時氏正骨研究院“由內到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