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協委員建言加快現代種業建設

發佈時間: 2021-02-01 09:4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江迪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種子是糧食安全的基石。江蘇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是委員們關注的話題。

“長期以來,為解決吃飯問題,我國品種創制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麥等大宗糧食作物上,其他作物支援相對薄弱。如江蘇作物種類多達50余種,但研發力量主要在稻、麥上,加之品種創制週期長、回報低,極大影響了自主創新。”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院長易中懿説。

更讓易中懿擔憂的是,近年來,由於缺乏投入,尤其是像分子設計、基因編輯、動物幹細胞等底層生物技術所需要的裝備投入和研發經費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産出明顯下滑。

“糧食科技人員長年累月在田間地頭工作,風裏來雨裏去,常常‘一身汗’、‘一腳泥’,工作環境惡劣,生活設施簡陋,收入待遇不高。在經濟薄弱地區,由於財力不強、種企投入不多,科研機構經費不足,存在優秀人才請不來、留不住、隊伍強不了、成果上不去的現象。”省政協委員、省糧食行業協會會長劉習東表示。

民革江蘇省委會則在提案中指出:在本輪機構改革中,個別地方簡單將種業管理機構進行撤並整合,種業監管機構和隊伍被弱化。部分市、縣種子管理站僅1-2人維持運轉。種業跟蹤監管服務工作壓力進一步加大。近年來,江蘇省農作物自留種趨勢有所加重,假冒侵權套牌等行為也有所抬頭。

“要加強種質資源庫建設,構建我省種質資源收集、鑒定、保護、挖掘、利用體系,做到應收盡收、應保盡保、有序開發。按照動植物種類組建‘江蘇種業創新聯合體’。建設現代種業創新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構建分子育種、種業大數據等共用服務平臺,實現育種手段的智慧化、智慧化,加快提高育種效能。”易中懿建議。

“要以‘後繼有人’為重點加快科研隊伍建設。探索科技成果入股、股權激勵等新機制。加強農技服務隊伍的力量,帶動糧食生産者走專業化、産業化、品牌化的道路,提升産品品牌的價值,從而促進高品質發展,增加糧農收入。”劉習東建議。

“加強品質追溯和監管服務體系建設,提升依法治種水準。”民革江蘇省委會在提案中建議,研究修訂提高種子品質標準,推動實施種子品質認證制度,加快構建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種子種苗品質可追溯體系,保障生産用種安全,提升品質水準。建設覆蓋産業鏈各環節的種業大數據平臺,全面構建種子品質追溯新體系。強化市場監管,制定全省種業市場監管方案。探索建立省際聯查協查、區域共治模式,壓實屬地監管責任。

據悉,今年,江蘇省政協將以“加強耕地保護、加快現代種業建設,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為議題召開主席專題協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