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首都新發展 八個民主黨派帶來這些“金點子”

發佈時間: 2021-01-24 19: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北京1月24日訊(記者 江虹霖)今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二場大會發言。

北京數字貿易如何發展?長城運河文化公園怎樣建設?北京老齡化問題如何應對?製造業怎樣向高端邁進?首都青山綠水底色如何靚麗?無障礙設施怎樣優化?科技創新人才為何要從娃娃抓起?如何幫助臺胞融入京城……大會發言現場,姚衛海、劉學俊、王虹、林麗穎、李亞蘭、盧國懿、沈興海、王濤八位委員分別代表各黨派北京市委員會,從不同角度建言首都發展。

image.png

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二場大會發言(圖片由北京市政協提供)

民革北京市委:

用好“兩區”政策 推動北京數字貿易加快發展

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指出,近年來,北京地區數字貿易出口額連年增長,但尚存不足。

一是缺少應對新形勢的頂層設計;二是應對國際局勢變化的準備不足;三是數字賦能産業還不夠。

對此,民革北京市委建議強化金融開放和支撐,帶動北京數字企業發展;加快推進市屬公共數據開放,釋放數據資源紅利;加強數據跨境流動管理和數字營商環境改革;搭建“一帶一路”數字貿易平臺,實現抱團出海;加快京津冀數字化協同建設,助力區域數字企業和數字貿易發展。

民盟北京市委:

加強長城運河文化公園建設 以冬奧為契機打造文化名片

文化及文物領域是民盟北京市委長期關注的領域。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説:“代表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一撇兒(長城)一捺(大運河)兩大世界文化遺跡在此交匯,交相輝映,絕無僅有。”

然而,在長城、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上存在著“一落後、一缺失”問題,亟待解決。一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統籌規劃落後於沿線各省市區;一是運河國家公園建設缺少一座特色博物館。

為此,民盟北京市委建議,完善北京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領導組織體系;注重文化賦能,聚焦“兩館”實現標誌性工程突破,重點建設好以八達嶺為平臺的“中國長城博物館”,保持長城文化博物館“國字號”的唯一性。以通州城市副中心為基點建設“中國運河歷史博物館”,建設永不落幕的多語言“數字長城、運河(線上)博物館”;以“冬奧”為契機加強國家文化傳播。

民建北京市委:

構建特大城市養老服務資源共建共治共用模式

“北京老齡事業面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局以及人口老齡化加速帶來的變局。”民建北京市委秘書長王虹表示,近年來,北京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但養老服務資源配置中的結構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具體表現在:社區層面養老資源難以獲得;街(鄉鎮)層面養老資源難以整合;各區之間養老服務資源難以協調;市級層面養老資源難以統籌;都市圈層面養老資源難以協同。

對此,民建北京市委建議:構建超大城市養老服務資源共建共用共治機制,完善大城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具體為:完善家庭照顧者支援機制,完善老年人維權機制,出臺綜合性家庭福利政策,通過“時間銀行”等機制鼓勵社區鄰里開展養老服務;建立老年人需求綜合評估機制;建立街(鄉鎮)養老資源統籌協調機制,發揮基層社會治理作用;建立多部際、多層級養老服務資源協調發展機制;建立都市圈養老服務資源協同發展機制,破除異地養老障礙。

民進北京市委:

推動製造業向高端邁進

民進北京市委委員,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林麗穎在發言中指出,“北京擁有發展高端製造業的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優勢,但製造業集聚效應相對較弱,産業生態有待提升,這不僅部分限制了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還會導致科技服務對象和應用場景的缺失,制約創新轉化落地,進而會進一步稀釋基礎研發能力,不利於城市經濟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對此,民進北京市委建議:推動製造業向高端發展,製造業增加值穩步提升在統計、城市體檢指標中列入相應評價指標;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打造“北京智造”新名片;拓展産業空間,優化區域協同佈局,推動新興産業共同體在雄安新區、京津發展軸、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地協同佈局,逐步形成環京城市圈的高端製造業發展帶;構建區域創新生態,提升創新活躍度。

農工黨北京市委:

共建綠色發展“聚寶盆” 不能讓生態涵養區掉隊

“在首都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不能讓生態涵養區掉隊;在我們安然享受藍天碧水凈土時,不能讓生態涵養區的群眾吃虧。”農工黨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李亞蘭指出,目前,生態涵養區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問題短板。

一是系統治理部門統籌不到位,山水林田湖草的一體化治理水準不高;二是生態補償協作體系不完善,補償範圍主要按照流域,進行河流水環境核算,缺少空氣品質、碳匯量考慮;三是綠色低碳發展模式不明朗。

對此,農工黨北京市委建議,首先,加快出臺生態涵養區保護和發展條例,推動生態保護走上法治軌道。

第二,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和結對協作機制。一方面,推動生態保護投入保障由政府“一家扛”轉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多家抬”。另一方面,綜合計算生態服務價值,將優質空氣品質、碳匯等納入生態補償範圍。

第三,領好致富門路,加快綠色低碳生産生活轉型發展,讓好山好水當飯吃。

致公黨北京市委:

優化無障礙設施建設 亮出首都“文明范兒”

“2022年,北京將舉辦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要彰顯中國風貌、北京文明,更需要進一步優化無障礙設施建設,深化扶殘助殘意識,營造尊重和關愛殘障人士良好社會導向。”致公黨中央秘書長,致公黨北京市委副主委盧國懿如是説。

為此,致公黨北京市委建議,進一步發揮好規劃引領作用,探討無障礙公共環境從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使用維護、體檢評估和監督反饋的全程運作機制;進一步提升社會共識,查處佔用、損壞、關閉無障礙設施問題,糾改無障礙設施僅為殘疾人服務的錯誤觀念;進一步推進無障礙技術科技應用;進一步用好冬殘奧會“窗口期”,著力解決當前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法律保障。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

少年創新則國創新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長聘教授沈興海發言時説,加強青少年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育,是促進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最根本性的舉措。”

“我們認為,科學素養的培育有其獨特而規範的方法,僅僅進行知識灌輸是達不到良好效果的。很關鍵的一點是要讓青少年有機會進行不同程度的科學實踐活動,而且要循序漸進。”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為此提出分層次、分階段、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第一個層次,從小學高年級或初中開始直到高中畢業,每個學期每位同學都應聆聽兩場以上著名科學家的現場或視頻報告。

第二個層次,讓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能有機會利用學校或社會資源進行開放性實驗。

第三個層次,讓10%以上的同學有機會進行“模擬科學研究”。

第四個層次,少部分學有餘力、創新意識特別強的青少年,可由學校專任科技教師、高校和科研單位聯合進行創新科學研究的指導。

臺盟北京市委:

助推臺胞融入 把兩岸交流合作的“觸角”伸向最基層

臺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雍澤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王濤在發言時講述了在京臺胞積極投身戰“疫”的感人故事。王濤説,這些只是疫情期間眾多在京臺胞的縮影,這份深情厚誼彌足珍貴。

“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台灣當局試圖‘倚美抗中’,並利用疫情挑撥兩岸人民感情,阻絕兩岸交流。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臺盟北京市委建議,將常住臺胞納入城市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的視野,以吸引臺胞進入業主委員會、聘請熱心公益事業的臺胞擔任社區居委會主任助理等方式,為社區中的兩岸民眾搭建起更暢通的溝通“橋梁”,把兩岸交流合作的“觸角”伸向最基層,真正讓臺胞安家京城、融入北京、愛上大陸,促進兩岸經濟與社會的融合發展。

推薦閱讀:

“十四五”北京數字經濟等領域如何發展?政協委員為你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