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與大運河的故事

發佈時間: 2021-01-20 14:2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鄭一鳴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大運河是是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這裡我將重點講述京杭大運河。直至今日仍然在使用的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祖先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珍貴的遺産。大運河開掘于春秋時期,完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從西元前486年始鑿,至西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隋朝時期,隋煬帝動用上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後代無數王朝的興旺發達創造了條件,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談及京杭大運河,人們耳熟能詳的是蘇州、杭州這些江南古城。然而,在全長1794公里的京杭大運河所流經的十幾個城市中,我的家鄉河北滄州這座以“武術之鄉”、“雜技之鄉”著名的城市也是依靠河流興建的。運河滄州段南起吳橋第六屯,北至青縣李又屯,流經吳橋、東光、南皮、泊頭、滄州市區、滄縣、青縣,全長200多公里,佔京杭大運河總長的1/8,是京杭大運河流經城市中里程最長的。在大運河河北段流經的廊坊、滄州、衡水、邢臺和邯鄲5個城市裏,唯有滄州被大運河穿主城區而過。

俗話説“運河漂來的北京城”,實際上,滄州也是一座傍河而興的城市。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滄州運河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西元206年也就是建安十一年,曹魏為北征烏桓開鑿平虜渠,這段運河上起呼沲,下入泒水。西元608年也就是隋大業四年,隋煬帝楊廣詔諭“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此外,《通典•漕運》也有相關記載:“煬帝大業元年,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榖、洛水達幹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於轉輸。……四年,又發河北諸郡百餘萬眾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幹河,北通涿郡。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婦人從役。……今自九河外,復有淇汴,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利也博哉!”自此,滄州境內的運河基礎河段便形成了。

《宋史•河渠志》中説:“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富,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的確,大運河的開鑿使得滄州漸漸成為南北交通的要衝。歷史上,日趨頻繁的運河漕運,給滄州帶來了大量商品和貿易機會,極大地吸引了各地商人小販的匯集,使滄州城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與漕運碼頭,元朝初年就因高度繁榮而贏得“小燕京”的稱號,清代詩人劉夢也在《述滄州詩》中寫道:“工商如雲屯,行舟共曳車。漕儲日夜飛,兩岸聞喧嘩。”,詩中文字描寫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滄州經濟繁榮興盛的景象。經濟的繁榮帶動了文化的發展,不同地區的特色文化涌入滄州,並迅速地同滄州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滄州地區相容並蓄而又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此外,漕運還促進了青縣、興濟、泊頭、東光、連鎮、桑園等重要商埠的開放。2019年7月18日,滄州博物館的“大運河北”展廳中展示了多件文物,比如金代磁州窯白釉劃花瓷碗、黃釉刻魚紋盆等。這些精美的瓷器曾在大運河河道內沉睡了近千年,直到1998年5月下旬,隨著滄州東光段大運河河道內一艘金代古沉船的發現,才得以重睹天日。2006年,政府在滄州段共發現多出沉船點,年代從宋金至民國,全部在現在的河道內。古沉船以元、明兩朝居多,根據專家學者推測,至少從元代以後,南運河滄州段河道基本上沒有大幅擺動,保存了原始風貌。我查閱的多方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1978年南運河航運全線中斷,航運功能喪失,但是水源的消失反而保存了原生態的運河形態。在京杭大運河申報文化遺産時,河北段大運河的完整性也是與其他省份的運河河段相比最突出的特色。與至今仍多次變動的南方運河相比,這一段大運河可以説是大運河考古研究現成的“活化石”。

“運河三老”之一、古建築學家羅哲文申遺期間曾對大運河河北段遺産價值進行評價,他説:“大運河河北段遺址線路清晰,體系完整,擁有較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體系,代表了我國北方大運河遺産的特色,是我國大運河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遺産。”2013年3月,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編寫的《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滄州段大運河的東光連鎮謝家壩——吳橋第六屯段河道、連鎮謝家壩列入南運河滄州-衡水-德州段遺産區。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對中國提交的“大運河”文化遺産申請項目進行了表決,該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46處世界遺産。大運河申遺成功是一個里程碑,不但可以提高滄州在全國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在全世界提高了知名度。此舉將帶動整個城市的發展,尤其是旅遊業的發展。欣喜之餘,我們更要重視起對大運河的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有關論述為我們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這會比申遺更為艱巨,也更值得去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