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産品“賣難”找解藥——民革中央“解決農産品銷售難問題”專題調研綜述

發佈時間: 2021-01-18 09:22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孫金誠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作為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産品的種植和銷售,一直以來都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生活來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産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市場,大部分農産品告別了普遍短缺的時代。然而,近年來,農産品“賣難”現象卻每隔幾年就出現一次,“蒜你狠”“姜你軍”“向錢蔥”“豬堅挺”等幾乎沒有停歇,屢次上演的價格“過山車”行情已超出合理範圍,嚴重地擾亂了農民的正常生産經營決策。農産品“賣難”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市場規律?破題出路又何在?如何在生産和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形成有序、高效、可持續的生産、經營、消費環境?這些問題一直是人們思考和關注的熱點。

  民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以“三農”為其主要參政議政特色之一。近年來,民革中央圍繞涉農重難點問題,深入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建言,為黨和國家的涉農決策提供可資借鑒的重要建議。農産品的銷售問題,不僅事關農民的“錢袋子”和居民的“菜籃子”,更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問題。圍繞“解決農産品銷售難問題”議題,民革中央先後赴青海、四川、廣東、重慶等地開展專題調研,並組織了多個民革省級組織開展相應調研。此外,民革中央還組織了民革黨員中的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民革黨內外“三農”專家進行了深入研討,力求拿出高水準、高品質的調研成果,為助推“解決農産品銷售難問題”作出民革應有的貢獻。

  調研組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調研

  品牌是農民的搖錢樹

  “廣東文奎村150噸荔枝尋銷路”“寧夏高莊鄉20噸食用仙人掌盼買主”“山東金鄉10萬畝西瓜難出手”“陜西小王村10萬斤小酥梨找婆家”……每每看到農産品滯銷的新聞,都讓人一陣揪心。農産品銷售難現象似乎已經成為農業“老大難”、農民“心頭病”,影響著我國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

  從2004年至今,中央1號文件連續17年以“三農”為主題,強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點之一是“三農”問題,農業的發展與人民生活相關,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水準更是直接相關。雖然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農産品生産國和消費國,但近幾年來,一些農産品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走出暴漲暴跌的怪圈。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按理説,農産品市場是很大的,那麼農産品“賣難”究竟難在哪呢?

  2020年9月16日,廣東江門市新會區,著名的“陳皮之鄉”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他們就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率領的民革中央調研組。

  被譽為廣東“三寶”之首的新會陳皮,早在宋代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行銷全國和東南亞、美洲等地區。上世紀90年代中期,新會陳皮出現衰落。近年來,新會陳皮再度興起,2018年全産業鏈産值達66億元,帶動全區農民直接收益12.6億元。2019年,新會陳皮入選全國鄉村産業振興典型案例。這裡在農産品銷售方面有哪些成功經驗?是否還存在瓶頸問題?

  穿過高高的村標塔和造型別致的牌樓,走進新會陳皮村市場有限公司(下稱陳皮村),只見工人採用熟練的刀法三瓣開皮,標準化倉儲中心儲藏著近千噸陳皮,商鋪貨架上的陳皮産品琳瑯滿目。

  “8年前,這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陳皮村村長吳國榮表示,當時,新會陳皮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種植面積僅有2萬多畝,陳皮行業産值不足3億元,且大部分果農採用古老的方法製作陳皮,存在靠天吃飯的情況。

  2013年,吳國榮斥資創立了新會陳皮村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不過,新會果農習慣稱他為“陳皮村村長”。

  有多年國際貿易經驗的吳國榮深知,很多地區在發展産業過程中,都存在小、散、亂種植的情況,其結果就是産業難以做大做強。要保障新會陳皮這個傳統品牌,關鍵是抓好生産和加工環節。

  “按照國際標準化的理念,果子應洗乾淨且驗收合格才能去製作陳皮,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達不到食品安全要求,這個産業就發展不起來。”吳國榮説,村裏的人卻認為,洗乾淨之後陳皮就沒那麼好了。此外,對於將果皮置於曬場內自然晾曬乾的方式,吳國榮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將果皮放在地上曬,過於依賴天氣的好壞,“要是下雨了,陳皮就曬不幹了。”

  為了讓果農接受標準化的做法,吳國榮選擇用科學數據來證明。他將低溫熱風風乾後的陳皮和使用傳統晾曬方式製作的陳皮進行比較,讓果農看裏面的微量元素有沒有受到損害。

  “現在很多果農都開始使用小型清洗機,把果子洗乾淨之後再開皮。”吳國榮説。

  如今,新會陳皮村已告別昔日的小作坊式生産,用現代農業的標準和方式來打造陳皮行業,同時建立行業品質、加工及倉儲標準,實現陳皮産業優質高效生産。據了解,2019年,陳皮村整體營收達6.2億元。

  “作為投資平臺,陳皮村為農戶提供了銷售渠道,為投資者提供了採購渠道,有效解決了陳皮銷售問題,推動了陳皮産業進一步發展。”調研組表示,産業發展要從小農種植走向規模耕種、從作坊式加工走向工業化生産、從單一農業走向産業融合,借力科技推動發展很重要。

  “陳皮作為新會一張寶貴的名片,還需創新品牌進一步促進産業發展。”調研組指出,目前新會陳皮市場上“有産量無規模”“有品質無標準”“有産品無品牌”的現象比較普遍,叫得響、過得硬的品牌産品比較稀缺。市場上的陳皮花生、陳皮糖、陳皮餅等産品屬於常見消費品,在同業中競爭力不大,未能凸顯新會陳皮的價值。“已研發的陳皮産品競爭力較弱,‘90後’和‘00後’對陳皮的了解和接觸不多,原因就是沒有相應的陳皮産品能夠引起關注。”

  調研組建議,地方政府應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科學引導産業發展和企業發展,讓龍頭企業錯位發展,改變目前“同質化”、無品牌的現狀。同時,也要根據新會柑地理標誌産品的要求,保持新會柑種性特點和獨特的生長環境,防止因追求一時利益而改變新會柑的特有品質,並建立詳細的陳皮加工、曬制、貯藏等行業工藝規範,制定驗證標誌研究可行措施,保證市面上的陳皮陳化時間無誤導消費者,保障民眾的消費信心,爭取早日將其升級為中國品牌甚至世界品牌。

  調研組在四川省彭州市調研

  延伸産業鏈贏得大市場

  離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鎮政府不遠的地方,有一片黃色的大磚房。房屋頂上蓋著石棉瓦和玻璃瓦,房屋內部則熱氣騰騰,工人們正忙著將一堆堆土褐色的中藥材裝袋,準備搬上大貨車。

  這土褐色的藥材便是黃連。石柱縣是我國有名的“黃連之鄉”,種植黃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目前,石柱在地黃連達5.7萬餘畝,年産量佔全國60%、世界40%,還形成全國最大的黃連交易中心。2019年黃連産值3.65億元,帶動1050戶貧困戶戶均收入3萬元以上。2020年9月19日,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率調研組走進這裡,就農産品生産銷售情況進行調研。

  “漲了、漲了!現在125元一斤,賣不賣?”

  “這個價格還可以,我家還有3000斤,你看哪陣來收?”

  “那行,你把黃連準備好,我明天就安排車去拉。”

  在重慶中村農産品有限公司見到總經理秦聯發時,他正和一位連農打電話。

  挂掉電話後,秦聯發笑著説:“現在賣黃連輕鬆得很,不管是幾百斤還是上千斤的生意一個電話就能搞定。”而在以前,對於石柱縣的一些連農來説,賣黃連如同“吃黃蓮”,是比種黃連還要苦的差事。

  石柱縣地處山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受此影響,石柱交通發展歷史欠賬較多。由於道路不暢,大車進不來,農産品運不出去,連農要想賣黃連全靠自己背著去,路途的艱辛對走慣山路的村民來説不是難事,難的是背出去的黃連常常被壓價。“黃連5年一熟,一年只賣得到幾千元錢,而這5年的悉心照料卻是一天不能少。真的是苦啊!”從小耳濡目染黃連種植買賣之苦的秦聯發感嘆。

  2003年,秦聯發成立了重慶中村農産品有限公司,並在大山裏建起了佔地1.7畝的黃連加工小作坊。他打破傳統的黃連生産銷售方式,用機械化的方式烘乾黃連、將黃連切片賣,讓黃連的效益提高了25%,在當地轟動一時。

  “小作坊機械化程度不高,産品品質不能滿足新要求。”秦聯發表示,隨著市場對産品品質日漸提升,他萌生了建標準化加工廠的想法。2016年,在石柱縣政府的政策支援與資金扶持下,秦聯發的重慶中村農産品有限公司重新選址,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佔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加工廠,黃連年加工能力能由150噸躍至450噸。

  近年來,石柱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通過區域化佈局,打造規範化的種植基地,同時大力推動“黃連大品種開發”項目建設,完成黃連交易市場建設電子化交易資訊自動採集和流通體系建設,以提高黃連産業發展。目前,石柱縣每年穩定黃連面積5.8萬畝以上,年産量3000噸以上,實現産值3.6億元。

  “石柱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黃連、莼菜等特色産業發展思路清晰、路徑明確、措施具體,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調研組認為,石柱縣規範了黃連種植及加工技術,保證了産品品質,維護了石柱黃連品牌。

  不過,調研組也指出,石柱縣在黃連産品購銷方面沒有統一的組織機構或者具備市場主導能力的龍頭企業,並未真正將廣大連農組織起來,從事黃連生産、加工、購銷活動,形成利益共同體。“目前石柱縣大部分黃連深加工都在外地,石柱黃連資源未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使得黃連帶給石柱的附加值大打折扣。僅靠出售原材料,不但經濟效益不高,而且市場風險極大。”

  據了解,石柱黃連産品的加工率不到5%,黃連初級産品與加工産品的産值比例僅為1:0.01左右。到目前為止,除了以黃連為主要原料的“五黃養陰顆粒”外,尚無其他以黃連為主要原料的成熟産品。

  “石柱黃連的産業化特別是精深加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調研組建議,石柱縣應加強黃連産業化研發能力建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延伸産業發展鏈,提升産品附加值,並將與黃連相關的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及技術裝備進行整合與統籌協調,以實現科技資源、研究資訊和技術成果的互通與共用,增強深度研發與攻關能力,提高科技成果品質並及時轉化為生産力。

  此外,調研組也指出,加快推進黃連産業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除了龍頭企業自身建設與發展需要持續鉅額投入以外,也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國家資金的大力支援。石柱縣在對黃連産業投資時應儘量將不同性質、渠道、用途的資金進行統籌安排,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重點投向關係黃連産業全局的大型綜合性項目,側重扶持黃連産業化龍頭企業。

  調研組在重慶市石柱縣調研

  強化産銷對接促農産品增值增收

  “因為資訊不對稱、盲目生産等原因,單打獨鬥種蔬菜往往會虧本,甚至有時候種出的菜濫市,導致‘菜賤傷農’。在農産品産業鏈中,流通環節至關重要!”2020年8月19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鳳霞蔬菜産銷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徐開友對民革中央調研組如是説。

  作為全國主要“南菜北運”和冬春蔬菜生産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蔬菜生産基地,彭州蔬菜種植面積達82萬畝,每年商品蔬菜總産量達1200多萬噸,近一半外銷。農民每人平均蔬菜收入近6000元,佔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41%。

  在這一系列驕人成果的背後,彭州蔬菜産銷有何秘訣?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率調研組來到了這裡。

  作為中國五大商品蔬菜生産基地之一的彭州,其生産的蔬菜均以高品質外銷鮮菜為主。如何保證“大地菜”生産的可持續性和可盈利性是彭州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農産品的生産流通和資訊共用。為此,當地建立了一個融農産品批發、加工、物流、進出口貿易和電子商務平臺于一身的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

  “我每天可以賣掉100多噸青椒,按一噸8000元的價格計算,每天的交易額在80萬元左右。”在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已經做了十幾年青椒生意的四川人陳洪笑著説,他原來在成都東郊的一家蔬菜批發市場,後來搬到這裡,“相比而言,這裡貨源充足,資訊發達,物流便利,生意好做多了。”

  據了解,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設立了電子結算系統、檢驗檢疫系統和資訊管理系統,並從農産品的生産和流通兩個環節建設資訊系統平臺,全國聯網,能準確及時掌握、發佈各地市場品種、行情、供求等資訊,為商戶經營提供參考。

  近幾年來,交易中心又重點發展農産品物流産業,並在全國9大物流區域中的6大區域、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以大型物流中心為軸心的農副産品物流網路體系。

  目前,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已形成集農副産品展示交易、加工倉儲、冷鏈配送、安全溯源以及配套商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農副産品交易集散節點平臺。據悉,彭州蔬菜市場常年果蔬交易量1.5萬噸/天,輻射半徑500公里以上的川渝、西南、西北、華北等地,實現了“買全國、賣全國”的大流通格局,年交易額230億元以上,並已初步具備“價格形成中心、資訊發佈中心、會展貿易中心、科技交流中心、集散物流中心”五大中心功能。

  調研組表示,整體而言,蔬菜在彭州農業産業體系中的地位愈加突顯,逐漸改善了農民生活水準,在全國開始形成“南北皆彭州”的格局。

  不過,調研組也指出,雖然發展程度不斷上升,但彭州蔬菜市場還需要規範採後的精細化加工與深加工技術,鼓勵加工企業的發展,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産品結構調整,立足農戶利益。

  在調研組看來,彭州市蔬菜産業的種植者多是當地農戶,且多為散戶,採用的種植方法也相對比較落後,表現出了彭州市蔬菜産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存在不足。同時,彭州市蔬菜種植人員基本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甚至有部分是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學習能力較弱。由於他們自身學歷與水準較低,無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資訊整合與分析,在實際生産跟風狀況普遍。此外,農戶對於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高科技産品與技術基本不懂,很難利用這些來獲得資訊和解決問題,消息閉塞直接導致農戶種植不能與市場需求形成較高的匹配度,經常出現供過於求的供需矛盾問題。

  調研組建議,當地政府應有意識地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加強科技技術種植。同時,要培養、建立多個龍頭企業,形成聯合帶動的效果,引導龍頭企業按照市場需求變動制定合理的生産計劃、加工方式、銷售方式。

  此外,調研組認為,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的物流模式是現階段彭州蔬菜物流的主導模式,但是,站在未來人們對蔬菜需求更高、更安全的角度,還要進一步構建完善的流通鏈條。“如何通過提高各個主體的組織化程度是彭州蔬菜流通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未來更好適應消費細分化的需求來看,必鬚髮展其他類型的物流模式,這樣更利於蔬菜標準化、專業化生産和蔬菜品質的大大提升。”

  (記者 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