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政協全會實心實意議實業

發佈時間: 2021-01-15 09:0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孫蕾蕾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本報訊 “看到中天鋼鐵、武進不銹分獲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和提名獎,至此,常州擁有四項中國工業大獎和三項提名獎,成為全國地級市中獲獎最多的城市,我由衷地為家鄉感到驕傲。”1月13日,在常州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曾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的市政協委員高紀慶動情地説。

從創下11個全國第一的實業之父盛宣懷到近代實業家劉國鈞,常州人骨子裏有著勇爭一流、實業強國的基因。上世紀80年代,江蘇常州就贏得了“中小城市學常州”的美譽。

“製造業是常州的最大優勢和寶貴家底,如何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將産業優勢轉化成為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的勝勢?”市政協全會上,市委書記齊家濱拋出了問題,引發了思考。

市工商聯認為,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在推動智慧製造高峰攀登、新舊動能對接轉換上十分重要。然而,卻存在政策普惠性不夠,研發投入、自主創新方面不足,人才培養規模和層次不夠等問題。建議在加強對“新經濟”工作的領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融資服務上優化營商環境,支援中小企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制定創新扶持和評價機制,引導中小企業確定創新驅動發展導向。

近日公佈的第五批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名單,5家常州企業入選,至此,常州共有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8家,總數居江蘇第一。但常州市製造業“大的産業不新、新的産業不大”等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

民盟常州市委會建議,明確常州智慧製造高品質發展的綜合指標體系,延伸産業鏈,做長産品鏈,做強企業鏈。利用好公共平臺實施“結對”計劃,跟企業實行捆綁式的創新,從科技、環境、載體支撐三個方面提升城市能級。

常州處在上海、南京、杭州幾大都市圈重疊地帶,如何避免“被虹吸”“被邊緣”,提升自身的輻射力帶動力?民進常州市委會認為,從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載體建設、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創新區域人才合作方式等方面入手打造人才發展高地。

市政協委員劉雲英呼籲,控制好房價,在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等方面制訂更加吸引人的政策,優化人才子女入學政策。

市政協主席白雲萍表示,實體經濟是常州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廣大委員要聚焦“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助推常州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孫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