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資訊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際網路診療增長迅猛。國家衛生健康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17倍,一些第三方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的診療諮詢量比同期增長20多倍。
“智慧醫療”的快速發展和5G時代的到來,使百姓的就診習慣和就診體驗悄然發生著改變。
1月10日,在長春市政協十三屆五次全會上,“智慧醫療”成為政協委員們熱議的高頻詞之一。市政協委員、吉大一院神經內科教授劉亢丁認為,“智慧醫療”優勢顯著。網上掛號、線上問診、遠端多學科會診等應用,充分突破時空局限性,展現了“智慧醫療”遠距離、非接觸的空間優勢,不僅提高了醫療體系服務效率,而且有利於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破解百姓就醫難題。
基於對“智慧醫療”的相關調研,劉亢丁委員表示,隨著5G建設腳步加快,5G+“智慧醫療”服務網路覆蓋面將不斷擴大,受益群眾將越來越多。“未來‘智慧醫療’將覆蓋患者全診療週期。”劉亢丁建議,應當完善“智慧醫療”慢病管理系統,構建以5G為硬體支撐的網際網路慢病管理平臺。
劉亢丁委員的初步構想是,在社區醫院,患者可線上“點選”名醫專家開展會診服務。醫生也可以通過遠端控制機器人,線上完成問診服務,此舉更有利於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智慧醫療”也可用於優化院前急救、院內就診流程。劉亢丁建議,從急救員接診患者起,就將其基本體徵數據、病情評估圖像、急症病情記錄等基礎資訊,通過5G網路實時傳輸到醫院急救中心工作站。急救車與醫院急救團隊可以遠端探討院前救治方案,實現高效規劃、優化急診流程設計,縮短院前呼叫至院內急救響應時間,為搶救患者贏得更多時間。
“‘智慧醫療’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方便居民就醫、加快健康長春建設、推動城市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政協委員、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冬梅認為,長春市在醫療救治、藥品生産、資訊産業等方面資源豐富。隨著資訊化的發展,百姓對“智慧醫療”的需求也隨之提高,長春市在加強“智慧醫療”體系建設方面還需科學分析、精準定位、統籌謀劃。李冬梅建議,建設獨具特色的“智慧醫療”品牌,研發本地就醫App應用軟體,整合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資訊,實現本地化醫療資訊平臺瀏覽、共用、應用,打破資訊資源壁壘,讓患者輕鬆實現預約掛號、預約檢查,查閱病歷、線上諮詢等,打造幸福城市的幸福就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