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整座城市處處散發創新的味道。”1月11日上午,南京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開幕。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開幕會上向委員們發出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託,共繪現代化壯美畫卷”的號召。4500余字的講話中33次出現的“創新”讓委員們激情澎湃。
培育“科創森林”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舉措。
“新一輪的‘科創森林’要向縱深推進,應以提質增量為導向,以加強高新技術企業(高企)源頭培育為重點,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市政協委員吳海瑾表示。
吳海瑾以“五個一”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樹立一個合力培育“高企”的目標,力爭兩年內“高企”達到萬家以上;建設一批“應用型”新型研發機構,力爭兩年內實現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或面積的倍增,在技術前沿國家和地區建立一批“離岸孵化器”;設立一個市區聯動的“高企”培育庫,瞄準科創板做強後備梯隊;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高新區,將培育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比作為高新區綜合評價重要內容;營造一個保障“高企”創建的環境,“全生命週期”精準育企,實施精準靶向服務。
培育“森林”依靠人才。如何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住?市政協委員嚴震認為:“要幫助企業建立智慧財産權保護戰略和成果高效轉化機制,使企業的發展和科研人員的個人發展形成命運共同體。”
嚴震建議,探索由政府補貼企業聘用專業的服務機構建立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人才激勵模式的方式方法,並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快速、便捷、高效轉化的服務、交易平臺或機制,將智慧財産權的收益和成果轉化的效益與科研人員的個人發展掛鉤。
“南京要充分發揮區位創新、産業樞紐等特色優勢,搶抓發展機遇、釋放發展活力,努力成為國內大迴圈的重要節點、連結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通道。”張敬華説。
“我們將以最優法治環境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國務院批復成立江北新區時提出了‘法治先行’的要求,這也是自貿區南京片區制度創新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市政協委員朱絢淩表示,要全面梳理與自貿區南京片區改革任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牢牢把握全國首個法治園區建設契機。推進涉外民商事審判體系與審判能力現代化,支援南京江北新區法院管轄泛江北區域涉外民商事案件,提升服務保障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司法能力。
南京國有企業産業基礎優勢明顯。“雙迴圈中全市國企理應爭當排頭兵。”市政協委員馬健認為,從需求側看,應以地方法規或政策的形式,對全市國有企業的採購標準進行優化和完善,加大對國內産品的採購,尤其是涉及國計民生安全的重點領域爭取儘快實現國內迴圈全覆蓋。市國有金融企業應用好由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各項投資基金,加強對雙迴圈供給、需求兩端的投入,尤其要對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等領域持續投入,加快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
“愛國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奮鬥的內在驅動力。在全世界的創新競爭中,我們要搶抓機遇、贏得優勢,要把思想政治引領與激發知識分子創新創造活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市政協常委汪潔建議,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精神,廣泛宣傳表彰愛國報國、貢獻突出的創新創業人才,增強人才的政治認同感和向心力。
民營企業是創新的重要力量。“必須加強對民企創新創業人才的政治引領,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得到充分體現、創造活力得到充分迸發,形成黨建引領為創新名城建設聚合力、強動力的發展格局。”市政協委員彭江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