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沙鳴:建議夯實公民法治素養根基 法律要銘刻在公民心裏

發佈時間: 2021-01-07 13:0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編者按: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強調到2025年,要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領域制度規範更加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治理法治化水準顯著提高,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認為,法治社會建設與依法治國相輔相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方面能力的集中體現,但我國公民目前的法治素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法治文化傳統缺失等。

建言全文如下。

法治是一種國家治理方略、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法治是以憲法為準繩,賦予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以完備的法律體系為主要工具,以通過法律的約束限制任何組織和個人的權利為核心和本質特徵,以保護與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為基本目標,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有法安天下,才能德潤人心。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在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進程中和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真正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蓄法治之勢。在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尤應以人為本地加快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同時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的制度保障。

公民的法治素養是指公民通過學習,對於法律規範的價值理解和信奉的心態。只有當法治信仰如倒影般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每個公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自覺,和諧的法治中國社會建成就離我們不遠了。法國思想家盧梭指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裏”。公民法治素養是一個國家發展潛力的硬核,法制素養狀態直接反應並決定著國家的法治理念及社會的法製程度,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也是一個社會進步的軟實力。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法制素養強調公民對憲法權威的認同與接受,有利於維護國家團結和政治穩定,有利於為“子法”(一般法律)提供權威支撐。公民法治素養主要著眼于對於公共權力的監督、防範和影響,防止公共權力的濫用,進而保護自身權利和自由,其不僅要求公民遵守法律制度,還要求公民接受公平、正義、人權等法治價值的約束和指引。

目前我國公民法治素養存在問題和産生原因有:法治文化傳統缺失、法治社會心理薄弱、法治宣傳教育實效性不強、法律制度體系不健全。為此建議:

(一)建議啟動和加大國家基金資助公民法治素養課題的研究,更好地研究我國特殊的傳統文化背景下,公民的法治素養培育生成、實踐途徑和發展規律,使每位公民都具備良好的法治能力和心態,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保持行為的自覺和自治,提高公民參與重大公共決策的能力。法制素養的內容應包含心態傾向維度、價值維度、情感維度和行為維度。法制素養已成為法學、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研究的領域,我國各高挍社工和家政類等學科也應加強相關課程設置和法治素養培育。

(二)進一步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加大我國法治建設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我國公民法治素養評估指標體系。可以從法制認知(公民對法治本身、法治與其他社會政治現象之間的關係的認知與理解,公民對於國家法制資訊的收集與提取的能力)、法制思維(公民運用法治的概念、邏輯、原則和規範對社會問題進行審視、分析、推理、綜合,形成判斷和做出決定的思想活動過程)、法制意識(公民自覺按照法治社會的價值、規則指導行為選擇的意識)、法制信仰(公民通過實踐經驗和理性判斷,因為法治順應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價值期待,法治能夠有效合理的滿足利益需求、調解衝突和維持秩序,從而對法治形成認可、信任與捍衛的意願)等維度,公民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我國立法網上徵求意見的行列中。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公民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三)在“十四五”時期要加強鄉村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的立法,不斷拓寬公民參與立法的有效途徑,廣泛凝聚立法共識。加快補齊我國鄉村農民法治素養的短板,不能只停留在法制素養上,應遵循系統性原則、層次性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原則不斷提升我國公民的法治素養。對於鄉村農民更應當加強公民法治情感的培養,因為沒有被信仰的法律,就像沒有地基的大樓,公民的法治情感能有效的催化法治建設。進一步提高鄉村農民的法治運用能力和水準,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注重需求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滿足鄉村農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推動國內國際“兩大迴圈”的有機聯動和相互促進,將我國制度優勢更好的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在百年未遇的國際大變局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健全普法責任制。創新憲法宣傳周和國家憲法日活動形式和內容,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每位公民都認識到憲法是國家意志的最高表現形式和《民法典》對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進“放管服”改革,真正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領域。堅定法治信仰,樹立法治觀念,養成法治思維,依法行為能力,豐富法治素養,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使每位公民都將自身視為國家治理、法治國家建設授權監督的權力和力量主體。公民依法治理網路空間,通過立改廢釋並舉等方式,推動現有法律法規延伸使用到網路空間。培育良好的網路法制意識,保障公民依法安全用網。

(五)健全和完善憲法宣誓制度的範圍、內容、程式等,積極穩妥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廣泛開展《民法典》的普法釋法工作。在全黨全社會深入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緊緊圍繞憲法確定的國家發展目標努力奮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法制保障。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不斷拓寬培育我國公民法治素養的思路和路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公民全面認識、掌握和運用《民法典》的精神、原則、要義。利用網際網路加引導社區居民正當行使權利和自己履行義務,優化法制環境,規範社區居民依法依規行為。不斷探索在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中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和依法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穩定和良性運營。可通過形式多樣的模擬角色體驗,培養公民的守法意識。通過巧設問題,探究培養公民權利意識;通過創設真實場景,培養程式意識;通過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公民參與法制活動提供有利的條件,促使公民對於法律産生信任,讓公民把憲法精神內化於心、外踐于行,自覺地守法用法,依法辦事成為自覺行為。

(六)“十四五”期間我國法制常識普及程度要大幅提升,使法治觀念、法治思維深入人心,法治信仰更加堅定,依法執政能力和依法行為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加強法制教育,普及法律常識,提高宣傳效能,營造法治環境,推進法制機制建設,以案釋法,推動法治觀念落地,開展法治實踐養成,依法辦事習慣。積極學法用法,學以致用,自覺堅持憲法規定的人民主體地位,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完善法治環境,全面貫徹實施憲法規定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七)對於廣大青少年學生(包括港澳青少年和大陸就學的台灣青少年),應當很好地發掘法治課程文本資源,加強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和“一國兩制”的宣傳和教育,讓他們更加理解和認同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增強全民憲法自信,培育學生的法治價值認同。整合課程文本資源,培育學生法治思維與科學精神。通過形式多樣的專題討論辯論會和情景體驗、社會實踐,有效拓寬法治教育路徑,培育學生公共參與能力。凝心聚力地匯聚起實現中國夢強大的法治素養內生動力和法治中國建設強大的法治保障力。

(作者:駱沙鳴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副主席)

推薦閱讀:

建言中國:熱點中回應大政與民生 建言裏激蕩睿智和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