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停車、地面整潔……走進江蘇省啟東市北城區街道紫薇二村社區,很難想像這裡曾經的停車秩序和衛生一團糟。這種改變發生在2019年9月,該社區納入啟東市政協首批“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試點村(社區),多次就車輛管理、小區改造進行商量。據該社區黨總支書記陸紅梅介紹,“我們把居民代表、物業公司、市住建局等各方面人士都請進來充分協商、尋求共識,推進小區由‘要我治理’向‘我要治理’轉變。”
自2019年以來,啟東市334個鎮村“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奔著矛盾問題協商討論,廣泛凝聚共識。近日,啟東市委書記李玲專題調研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設工作後説:“‘有事好商量’是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解決問題的‘議事廳’、傳遞政策的‘宣傳欄’、化解矛盾的‘緩衝器’。”
雙融合,成為黨政的好幫手
啟東濱江臨海,毗鄰上海,經濟發達。“自2015年開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城區微空間整治和街頭綠化建設,城鄉環境面貌、城市管理水準、市民文明素養得到全面提升。但連續幾年群眾滿意度不高,影響了文明城市的創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顧永輝説。
2020年4月,匯龍鎮圩角試點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工作,涉及3個村,拆遷、安置、土地流轉、區域整治、組織模式……每一項工作都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圩角村兩委決定運用“有事好商量”機制推進這項工作,把村民組長、鄉賢、市鎮有關領導請過來一起商、一起議。商量的結果讓匯龍鎮黨委書記朱衛忠感到驚喜:大家一致同意農民上樓集中安置、土地全部“虛擬”徵用。
“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設工作,要與黨政中心工作、政協職能相融合。2020年8月,市政協辦與文明辦聯合開展“‘有事好商量’合力創文行”活動,將“有事好商量”開到各村(社區),組織居民代表、社區工作者一起走訪調研、座談交流。與此同時,通過在“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設立社情民意信箱,將群眾提出的問題通過政協直報市創文辦,助推建議得到答覆落實。2020年10月,全市創文迎評群眾滿意率大幅提升。
依託“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建設,啟東市政協建立政協領導和各專委會挂包聯繫區(鎮)制度,將300多名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政協委員與啟東市所有區(鎮、街道)、村居(社區)掛鉤,參與“有事好商量”各個環節,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一年來,“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先後圍繞黨政中心工作開展20多次協商活動,助推解決了村莊美化、河道整治等40多個問題。
金鑰匙,增強群眾獲得感
好平臺激發委員一線擔當,啟東市政協委員、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周春雷對此頗有感觸。“2020年‘豐水梨’又是大豐收,果農正為銷路著急。”除了到所聯繫的寅陽鎮白港村走訪群眾,周春雷業餘時間經常幫助村裏聯繫市裏的部門,反映群眾訴求。
圍繞民生問題,全市一年來共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1200多場次,農村改廁、污水管網改造、道口通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等一大批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為確保“有事好商量”取得實效,啟東市政協規定每個商量的議題都要經過調研,找準需要協商的問題,報上級黨組織批准把關;印發《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設的意見》,在商前調研、協商主體、協商流程、成果報送等方面推行標準化建設;對於協商成果,實行清單管理;協商完成後,建議意見必須形成協商建議清單,報同級黨委。市政協機關還組織6個指導組,赴全市300多個鎮、村(社區),與“有事好商量”召集人面對面交流,幫助提高協商議事品質。市政協秘書長陸建新説:“‘有事好商量’猶如基層工作的一把‘金鑰匙’,可以打開群眾的‘心鎖’,各項工作都用得上。”
市政協主席孫建忠説:“問題在哪,就在哪協商。要進一步完善‘有事好商量’協商機制,在‘雙融合’上持續精準發力,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打造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啟東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