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力 有能力 有潛力——九三學社第六屆全國青年論壇側記

發佈時間: 2020-11-12 11:4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訊 “勇於擔當,為國奉獻,胸懷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敢於做科技創新的先鋒……”九三學社第六屆全國青年論壇近日在南京舉行,在論壇上,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對廣大青年社員提出明確期待。科技創新,是寫進九三青年基因的內容。作為九三學社中央青年工作和青年活動的品牌,此次論壇亦無時無刻不體現來自創新的活力與感染力。

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青工委主任盧柯出席論壇。有來自全國三十多個省級組織的150余名九三學社青年社員參加,論壇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的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為主題,以會代訓開展學習,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並以提案(資訊)大賽形式分主題交流,集中展現了九三青年的特色與作為。

活力:讓青年融合更緊密

“我們九三人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氣質,那就是科技基因。我想九三青年也會繼承和發揚。”在與九三青年“面對面”的環節中,盧柯對大家的科研動力、創新活力表示了肯定,但如何“精準”釋放活力、有的放矢做出成績?盧柯結合自身經歷,與大家聊開來。

“我想問問在座的年輕科研人員,你們怎麼選科研題目?”

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社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回應,科研選題是“在約束條件下追求最優解的一個過程”。

盧柯表示:“我認為,破解科技發展難題,第一要做的就是選題。推薦大家認真讀一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科研選題一定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

“我對我的學生和同事反覆講,如果你花十分的力量去做科研,至少應該花六分力量去選一個好問題,選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選一個有重大需求牽引的問題。”盧柯説。

分享引發廣泛共鳴。參會者的討論紛紛就“選題”思考、展開。

“聽完非常有啟發,方向比速度重要。”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助理高翾表示,要耐下心來多維度考慮選題的可持續性,“多問自己這個課題五年乃至十年後會給學術或産業帶來什麼,而不是以發一兩篇論文為目標。”

活力還體現在九三青年的社務活動上,體現在對於論壇等活動的投入上。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社江蘇省委專職副主委蒯建華坦言受到感染:“他們參與社務活動非常投入,讓人欽佩。”

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晶璞舉了個例子:“上海的錢志華負責議政論壇的前期工作,在本職工作繁忙、二孩尚未滿月的情況下,克服困難,高品質完成了任務。”

“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志願者。”九三學社中央組織部組織處處長劉海紅説。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陜西西鹹中央商務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方與志願者們一起,為論壇提供了活力、熱情、細緻的服務。

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江蘇省委青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公司總經理于文龍是本次論壇主要協調人,見證了會議的發展點滴。“青年論壇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活力。共有40多位社員參與了論壇的規劃、設計和組織,不僅是對自己的鍛鍊,也創新了活動方式,使得論壇越來越精彩。”于文龍説。

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南京市玄武區工商聯副主席樊姝玉認為,論壇充分展現出青年社員的活力與魅力,“大家來自天南地北,在短短的三天會期中迅速熟悉起來、活躍起來,各自分享著所在領域的思想和見解,思想火花的碰撞交流讓整個場域流動著一種奇妙的和諧氣氛。”

“青年論壇是社中央青工委的年度盛會。”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華南農業大學數學與資訊學院院長黃瓊非常欣賞來自青年的活力,“參會者都是各地優秀青年社員,在論壇上碰撞思想的火花,展示青年人的智慧與才能。”

在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廈門華僑博物院院長助理賀春旎看來,自己的收穫遠遠大於付出:“青年論壇所給予我們的擔當,成就了我們青年社員綻放的光彩,激發了我們堅韌的勇氣,無懼于未來的挑戰!”

“和青工委的小夥伴們在一起,我體會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社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黃琳説,“能和優秀的九三學社青年人共事是一種幸運。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回報,以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懷,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青年活動不僅朝氣蓬勃,論壇形式令人也耳目一新。除了“面對面”交流,還設置了破冰、論壇大賽等別出心裁的環節。

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北京盈科(天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郭鑫認為,青年活動越豐富、內容越有吸引力,就越能激發青年熱情,發揮創造力。

“我認為有活力很重要。”對於活動形式,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玉森新藥董事長玄振玉有自己的認識。“青工委的初心就是搞‘活’組織,用青年人的熱情活力感染組織,提升組織凝聚力。”

能力:找到參政議政的“開關”

與科研一致,在參政議政層面,有了“活力”,更要注重提升“能力”,培養青年社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水準。

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中卓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濤是“六朝元老”,全程參與了六屆青年論壇。六屆論壇,每屆都有其特點。從最初注重形式新穎,到交流社務工作,再到參政議政思想碰撞。“如果説,以前突出青年活力,是‘讓九三更青年’;那麼現在緊扣履職,就是讓‘青年更九三’。”在劉濤看來,青年九三人逐步成長了起來。

如何提出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切實管用的意見,是參政議政的重點和難點。青年社員們在交流中學習,産生不少思想碰撞的“火花”。

論壇收集了58篇參政議政文章,分為“科技創新”“産業發展”“社會治理”三類議題,內容涵蓋産學研協同創新、恢復船舶運輸行業常態化運作、加強城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將流感疫苗納入重點人群免費接種等熱點問題。

參政議政不僅要發現問題,更要找到解決問題的“總開關”。很多社員從專業角度建言獻策,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仕貴,本職工作從事流感等傳染病防治研究。

“流感在我國的疾病負擔比較嚴重,然而作為流感防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流感疫苗在我國人群的接種率非常低。”針對這一問題,楊仕貴提出流感疫苗在重點人群免費接種的建議,即對部分人群(即兒童、老人、孕婦、醫務人員及有基礎性疾病等重點人群)開展流感疫苗免費接種,以提高流感疫苗接種率,減輕我國流感的公共衛生危害。

在履行職責上,青年社員也鍛鍊了能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19年,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委員、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講師王姝文撰寫的《關於完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的建議》被九三學社中央採納,並作為界別提案報送全國政協會議。“這篇提案正是我在九三學社第四屆青年論壇上創作出來的,又在社中央領導和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了完善。”王姝文回憶,“活動激發了青年社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讓我思考如何更好履職盡責,實現自我價值。”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李麗萍帶隊,9名北京青年社員參加論壇。會議間隙,李麗萍副主委組織社員一起討論,如何讓青年社員進一步參與社市委參政議政工作。

“請大家趁熱打鐵,儘快提交‘作業’,把想法分類轉化為資訊、調研課題。”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瑞在微信群裏發出呼籲,得到積極響應。

潛力: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

自2015年成立,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已迎來第5個年頭。九三學社中央組織部部長、社中央青工委常務副主任楊玲指出,青工委以“一線四點,多點發力,聯合協作”為工作機制,通過委員形成對接,發動更多青年社員參與,形成了以點帶面的良性迴圈。

規模鋪展開,潛力就有了更大激發可能。

“有潛力,意味著還有空間做得更好。”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曉麗介紹:“青工委成立前,社內僅有10個省級組織建立了青工委或青年工作組織,且工作模式相對單一,活動開展有限。青工委成立後,形式多樣的青年活動平臺和載體初步呈現,已實現省級青年組織的全覆蓋,越來越多的青年社員成為了社務工作骨幹。”

怎樣定位和進一步推動青年工作?

“青年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引導青年健康成長,承擔著把青年社員培養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和有特色的九三新一代。”九三學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核工業西南建設集團董事長蘇遠東認為:“我們務必要站在組織發展和時代需要的高度來重視和推動此項工作。”

社中央青工委秘書處副秘書長、雲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江西誠義投資公司總經理浦天洋認為,“有活力”是青年的標簽和工作動力,“有能力”是知識技能儲備和行動力,“有潛力”是對未來的準備和對成長的鞭策。

潛力,不僅體現在日漸規範化的工作裏,更蘊含在九三精神的傳承中。

在“我展示”提案(資訊)決賽環節,社江西省委青工委副主任、南昌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王小磊以《理工文醫並進 培養π型科技領軍人才》為題,摘得桂冠,獲一等獎。

“我們家是名副其實的九三之家,我父親、母親、姐姐,都是九三人。”王小磊笑著説:“我視父輩為榜樣,併為之努力。我父親是國內最早一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而我剛好是人社部最後一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王小磊的父親王賢才,是我國著名醫學翻譯家、教授、主任醫師。花了近30年時間,王賢才翻譯了醫學巨著《希氏內科學》。1984年被批准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7年,當選“九三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王賢才等4位政協委員提交《關於儘快實行每週五天工作制提案》,推動了家喻戶曉的雙休日工作制。該提案也成為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之一。

如今,歷史的接力棒交到青年人的手中。新時代的青年有活力,有智慧,是九三學社未來的希望。九三青年人正“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王小磊説:“我要向九三學社的前輩們學習,在光響應材料這個領域給自己一個‘標簽’。這屬於‘成己’。在‘為人’方面,希望通過九三學社,積極參政議政,提出更多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方案,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很高興看到一批非常優秀的青年九三人。”邵鴻在閉幕時表示,要為青年社員成長、進步搭建平臺,為青年工作提供支援和保障,“讓更多青年社員更快成長。”

論壇有閉幕時,但九三青年的成長沒有休止。青年九三人,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通訊員 程懇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宣傳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