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與全國工商聯聯合舉辦“第36次檢察開放日暨第31期德勝門大講堂”

發佈時間: 2020-11-11 10:52 |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法治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民營企業服務永遠在路上。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重要部署,檢察機關要以更優的檢察履職把五中全會精神落實落細,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10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全國工商聯聯合舉辦“第36次檢察開放日暨第31期德勝門大講堂”,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向參加活動的各界代表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並對檢察機關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好服務“六穩”“六保”,護航民企發展發出“動員令”。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致辭。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檢察機關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張軍在致辭時介紹了檢察機關的“所有實招”——在疫情防控期間出臺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11條意見,提出的37項具體檢察政策中有22項涉及民營企業權益保護,專門強調落實“少捕慎訴”司法理念,在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時,切實把“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就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的政策落地落實;部署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挂案”及刑事申訴積案專項清理工作,重點清理涉民營企業“久偵不決”挂案和刑事申訴積壓案件;積極開展錯案甄別糾正活動,依法監督糾正錯誤或者不當生效裁判,健全涉産權冤錯案件有效防範和常態化糾正機制,特別是加大對涉民營企業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的懲治力度,堅決撕下虛假訴訟行為的“畫皮”;發佈涉民營企業司法保護的5批21個檢察案例;與工商聯建立了務實重效的溝通聯繫機制,定期就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高層會商、開展聯合調研督導……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突出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堅持做優法治化營商環境,支援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檢察機關如何抓實?張軍指出,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和踐行“十四五”規劃、二○三五年遠景目標進程中,檢察機關要全面、深刻領悟精神要義,以更優檢察履職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

高雲龍在致辭中表示,長期以來,檢察機關始終堅持高起點站位,努力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優質檢察産品和法治保障。最高檢深入貫徹中央精神,把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為檢察履職的重要使命;堅持依法辦案,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的人身、財産權益;強化法律監督,以更大的力度護航民營企業。“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就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的政策精神在民營企業家中引起強烈反響,提振了企業家發展信心和安全感。最高檢出臺《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建立12309檢察服務中心接待民營企業窗口“綠色通道”等一系列組合拳,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促進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他指出,全國工商聯將認真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指示精神,和檢察機關一道共強法治,協力同心,持續推進法治觀念立起來、法治民企建起來、法律服務強起來、營商環境靚起來。

最高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童建明主持歡迎儀式。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魯勇,最高檢檢委會專職委員萬春出席活動。最高檢和全國工商聯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6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70余位民營企業家,法律專家、律師、工商界代表和人士、首都8所高校法律和工商管理類專業在校大學生代表等近200人參加活動。此次開放日還以“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促進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加強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為主題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