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4個人只有3個碗,已經斷糧5天”——35年前,一份反映這裡貧困和饑餓的內參,驚動了中南海。
這裡是黔西北烏蒙山深處,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一個以“海雀”命名的苗族、彝族、漢族共居村寨,海拔2300米。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勳同志當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對這類地區,規定個時限,有個可行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扎紮實實地多做工作,改變這種面貌。”次月,到任不久的時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到海雀村所屬的赫章縣基層農村視察調研,隨後又親自倡導並報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
自試驗區成立伊始,臺盟中央就主動加入支援畢節試驗區開發扶貧的行列。2005年,臺盟又選擇赫章作為結對幫扶聯繫對象,從此認下這門“窮親戚”,也掀開了全體臺盟盟員幹部與赫章縣幹部群眾同甘共苦、同心奮鬥15年風雨路的序幕。
15年來,臺盟中央突出智力支援和改善民生兩條主線,聚焦基礎設施改善、教育醫療扶貧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協調各類幫扶資金,堅持不懈地開展了大規模、全方位、多層次的幫扶活動,幫助赫章走上脫貧奔富的快車道,形成了聚臺胞之力參與脫貧攻堅的獨特實踐,寫就發揮多黨合作優勢、推動貧困地區發展的成功範例。
智力支援,讓扶貧更高效
深秋的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溪水淙淙,青山蒼翠,鳥鳴啾啾,一幢幢青瓦白墻的黔西北民居掩映綠樹叢中,藍天白雲下,小草翠綠,樹影婆娑,宛如一幅恬靜的鄉村田園畫。很難想像,這裡就是當年內參中講的那個到處是毛草房和杈杈房的極貧村。
“2016年,海雀村已整體脫貧,告別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去年,村民年每人平均收入達16200元。”村黨支部書記文正友説,在上世紀80年代,海雀村還是一片荒山禿嶺,缺水,缺電,沒有公路,村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33元,是赫章縣扶貧開發一類重點村。“海雀村發生的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凝聚著臺盟中央傾情幫扶的無數心血。”
2005年,臺盟中央把海雀村作為定點幫扶聯繫點後,以整村推進徹底改變貧困面貌為目標,多方籌集資金相繼在村裏實施了飲水、住房、校舍、醫療室和文化站等民生工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村子裏最迫切的生活困難,實現了從“苦海雀”到“金鳳凰”的驚人蛻變。
海雀村是臺盟幫扶赫章縣的一個成功範例。以海雀村為切入點,臺盟拉開了對口幫扶赫章的序幕。
開展對口幫扶15年來,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臺盟本著“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的原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集中全盟資源和力量,堅持“選點準、方案精、項目有可持續性”的要求,發揮聯繫臺胞廣泛的優勢,匯聚各方面力量,在全縣20多個鄉鎮開展了教育助學、醫療義診、産業支援、民生救助、經濟合作、文體交流等領域的幫扶項目,逐步建立起以智力幫扶為先導,以教育幫扶為主陣地,以民生建設、産業技術升級、涉台資金引進為重要抓手,涉及健康、文化和生態建設等多領域的定點幫扶工作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全盟累計向赫章縣投入幫扶資金和物資總計2800多萬元。幫助赫章縣引進重大項目投資近100億元。15年來,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等臺盟中央歷屆領導同志,臺盟中央各部門、臺盟各省(市)組織和廣大盟員幹部共計1000余人次到赫章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調研和幫扶活動,19個省級組織和中央直屬組織都參與了在畢節市和赫章縣的各項幫扶工作,並形成臺盟自身的品牌項目。
在赫章縣委統戰部部長于剛看來,為赫章發展出謀劃策、提供智力支援是臺盟對這個縣最為珍貴的支援。“‘小核桃’創出‘大産業’就是最好的例子。”
據了解,赫章種植核桃歷史久,品質優。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把核桃産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大力發展。然而,“由於果樹嫁接成活率低、結果實晚、子代雜亂,嚴重影響了核桃産量和農民種植積極性。”于剛告訴記者。
臺盟中央領導得知後,多次請來中國林業科學院、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和北京市門頭溝核桃試驗站的專家,實地傳授高枝嫁接科學方法。幾經試驗,如今,赫章的核桃樹嫁接成活率達80%以上,品種大幅優化,實現了提前5至8年豐産。
“目前,全縣已累計種植核桃166萬畝,堅果産量3.84萬噸,年産值近15億元,惠及全縣15萬戶62萬人。”于剛表示,“智力支援將扶貧方式從‘輸血’轉變為‘造血’,從根本上解決了赫章的産業發展難題。我們要把小核桃當作大産業來打造,除了鮮果,也要在核桃露、核桃、核桃工藝品等相關産業抓品牌,以期成為致富新路。”
産業化扶貧是帶動農村産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15年來,在赫章,臺盟中央圍繞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特色農産品開發等領域,積極探索産業化扶貧新路子,不僅核桃産業,草地生態畜牧業、中藥材産業,以及旅遊景區建設、城鎮規劃和招商引資等方面,都得到了臺盟中央的大力支援,為赫章架起的一個個符合當地發展需求的特色“産業橋”,讓鄉親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臺盟吉林省委會通過調研,2019年9月,成功促成新希望集團與赫章縣合作投資近1.5億元生豬養殖項目落地,這是近年來臺盟在赫章縣協助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個成功案例。
“目前看,在項目合作期內,完全可以為地方直接提供1億元扶貧資金。”臺盟吉林省委會主委孔令智表示,該項目的引進,對縣域經濟的貢獻、對周邊産業的拉動、對促進貧困人口就業等方面,會通過直接、間接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表現出來。
教育幫扶,讓孩子享受公平教育
“你們知道日月潭是哪的嗎?”
“知道,日月潭在我國的寶島台灣。”
10月26日下午,在剛剛揭牌的金銀山少兒活動中心,蘇輝拉著兩個孩子,親切地問道。
金銀山少兒活動中心位於赫章縣內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金銀山街道,共安置2720戶13612人。
“金銀山少兒活動中心從規劃到建成僅用了兩個月,這離不開臺盟人的傾囊相助。”挂職赫章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的臺盟中央社會服務部扶貧處處長李志祥表示,易地扶貧搬遷後,為緩解貧困群眾就業務工的後顧之憂,金銀山街道計劃籌建一所公益性質的少兒活動中心,希望臺盟給予幫助。“得知金銀山街道的幫扶請求後,臺盟中央高度重視,並向全盟發出倡議,號召廣大盟員及盟務工作者奉獻愛心。”
倡議發出後,臺盟中央領導帶頭捐款,半個月之內共有盟員2901名,盟務工作者、臺胞及家屬、離退休同志411人踴躍捐款。活動募集個人捐款資金833061元,臺盟各級地方組織捐款216939元,共計籌集建設資金105萬元,全部用於金銀山少兒活動中心的建設運營。“活動中心建成後,將為3500多名適齡學生提供課外看護、課業輔導等服務,切實幫助當地解決了一大教育難題。”李志祥説。
教育是拔掉窮根、穩定脫貧的前提。臺盟中央始終把發展赫章教育作為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15年間,在臺盟中央全情投入、傾力幫扶下,成效明顯,碩果纍纍。
同心電腦室、同心幼兒園、同心助學基金、同心水窖、盛華職業學院“赫章班”、校際結對幫扶……在臺盟各級組織的努力下,新優質學校、特色學校、素質教育示範校等,再也不是城市學校專有名詞,如今,它們已走進了大山,走進了這片曾經貧瘠而今正在蛻變的天地。
“這場網路直播課,是同學們渴望已久的科技大餐。”在赫章縣城關三小,校長杜永澤指著一張“2020年‘同一藍天下、共上一堂課’活動”現場照片對記者説。
這是由臺盟北京市委會組織的教育幫扶活動。借助網際網路,北京志成小學、北京門頭溝付家台中心小學、赫章縣第三小學、甘肅省東鄉縣果園小學三地四校的孩子們,同上一堂實驗探索課。
“通過這樣的網路直播課,不僅真正實現北京優質教學資源的共用,還幫助當地教師開闊了育人視野,更新了教學方法。”杜永澤説。
扶貧先扶智,絕不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也是臺盟扶貧的重要思路。
為了讓貧困學生有機會繼續讀書,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近兩年,臺盟中央對赫章縣基層教師實施了“教師走出去”和“專家請進來”兩種形式的智力幫扶培訓,受到了當地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臺盟中央以“築夢”為品牌,連續7年為赫章縣培訓骨幹教師和中小學校長達4000余人。其中,對赫章縣送出培訓的312名中小學校長、教師中,成長為縣級骨幹教師62人、市級骨幹教師35人,縣級名校長1人,學科帶頭人3人,縣級名師12人、省級名師1人。
“如今,在赫章,最好的建築是學校,鄉(鎮)最美的地方是校園。”赫章縣教育科技局局長王琳表示,臺盟中央傾情幫扶赫章教育,有效提升了當地教師的文化素養、教育教學水準和學校內涵的發展,讓赫章教育實現了質的飛躍。
醫療幫扶,托起山鄉健康夢
“非常感謝臺盟中央,是他們組織的愛心活動讓我有機會重見光明。”在赫章縣城關鎮文化路586號張思忠老人家中,83歲的張思忠老人兩眼含淚,雙手緊緊攥著記者的手,激動地説。
張思忠老人所説的愛心活動是臺盟中央在赫章連續兩年舉辦的“情係赫章·愛心光明行”義診活動。過去的幾年裏,患上白內障的雙眼使張思忠老人視物模糊,上下樓梯只能靠手扶摸著墻,一步一步地挪,生活十分不便。
2018年9月,臺盟中央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到赫章開展第一屆“情係赫章·愛心光明行”義診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張思忠和同批103位患者一起,接受了白內障復明手術。
“術後第二天揭開紗布的時候,只覺得眼前一片光明,我這雙眼睛,終於又能看見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老人依然顯得很激動,“現在,我不僅能看清楚東西了,連看書都不成問題。”説著,老人隨手拿起茶几上的一本雜誌,翻開一頁讀起來。
這是臺盟中央醫療幫扶赫章的一個縮影。“看病遠、看病難”曾是赫章的一個難題。臺盟中央認為,病有所醫,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是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重要內容。
15年來,臺盟中央廣泛動員臺盟各省市級組織參與支援赫章建設,協調資金近500萬元,建成包括海雀村在內的40所新農村衛生室,設診斷室、治療室、藥房等科室,並配備了相應醫療器械,有效緩解了全縣項目村3萬多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的難題。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無論是滿足疫情防控還是基本公共醫療衛生事業需要,救護車都是最重要的急救運輸設備之一。然而,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現有醫療衛生裝備落後等因素,導致赫章縣急診急救水準較低。
為補齊赫章縣醫療衛生短板,緩解醫療服務用車難題,由臺盟中央、臺盟福建省委會協調許書典公益慈善基金會向赫章縣捐贈5輛救護車。
“獲贈的救護車一定能夠提高我們的急診急救水準,滿足和方便當地群眾看病就醫需要,助力基層衛生事業發展。”赫章縣衛生健康局局長徐聰表示。
醫療扶貧是惠及民生的重大舉措。在臺盟中央看來,“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解決,既需要“授之以魚”,解決深度貧困,實現直接脫貧,更需要“授之以漁”,增加貧困地區脫貧的內生動力。
為此,臺盟中央連續四年舉辦鄉村醫生培訓班;自2016年開始,連續5年舉辦築夢醫者鄉鎮醫師培訓班,累計培訓各科基層醫生多達1000余人次。此外,經協調,解放軍302醫院等與赫章縣的醫院形成結對聯繫,定期接收赫章學員前往進修,有效提高了赫章縣鄉鎮醫務工作者的專業能力與素質。同時,臺盟中央還持續7年邀請台灣台南市醫師公會、京滬醫療專家開展“兩岸醫師”健康諮詢活動,為當地群眾解決了一些疑難雜症。
“醫療幫扶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最後一公里’。”赫章縣委常委、副縣長唐瑜表示,醫療幫扶不僅改善了全縣醫療服務條件,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而且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很大緩解。
15年幫扶不尋常。一次一次真情的傳遞,一年年的親情接力,是臺盟中央對赫章傾情幫扶的生動實踐,譜寫了臺盟中央對口幫扶赫章的新篇章。
臺盟中央給予赫章的支援和幫助,不僅僅是物質條件的改善,更是多黨合作的生動實踐,既是一種身體力行的參政黨風範的詮釋,也是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的參政情懷。
“幫扶的路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在臺盟中央幫扶赫章縣15週年座談會上,蘇輝動情地表示,“海雀脫了貧,我們也不能脫鉤,赫章摘了帽,我們也不能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