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結果出爐 這些省市口碑最好

發佈時間: 2020-11-01 17:0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溫州11月1日訊(記者 江虹霖)“鞋子合不合腳,穿鞋的人最清楚;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的感受最直接。”在今日召開的2020中國(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上,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發佈了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2020中國(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在溫州召開。中國網 江虹霖/攝

成都上榜“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個城市”

按照得分,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個城市是杭州、上海、蘇州、南京、北京、溫州、寧波、深圳、廣州、成都。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個省份是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北京、山東、四川、福建、河北、湖南。據介紹,本次營商環境評價新設立一道主觀題,由全國樣本企業自行填寫印象中營商環境最好的三個省份和三個城市。按照填報結果,廣東、浙江、江蘇成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深圳、上海、杭州成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記者注意到,營商環境廣受好評的省市仍多集中在東部地區,成都作為唯一一個西部城市位列榜單第十。

民企對營商環境滿意程度明顯好于去年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發佈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 中國網 江虹霖/攝

報告顯示,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滿意程度明顯好于去年,“五大環境”評分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李兆前表示:“這説明各地民營企業對各級黨委政府一年來密集出臺政策、支援企業發展,協力組織抗疫、推進復工復産等一系列工作和舉措的充分認可。這份認可,在我們進入‘疫情’恢復發展階段的現在,顯得彌足珍貴。

疫情常態化 企業期望惠企政策常態化

“2020年的營商環境評價,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顯得尤為不同”,李兆前介紹,本次評價中的幾個特點,體現出鮮明的“後疫情”時代特徵。

一是民營企業預期快速回升。今年上半年,樣本企業營收、利潤受到疫情影響,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企業家信心得到有效提振,超過65%企業對今年後一段時間當地經濟前景、本企業盈利前景等表示樂觀。

二是抗疫扶持和復工復産政策效應廣受讚譽。疫情發生以來密集出臺的惠企政策中,企業認為最有效的三項政策是“虧損企業延期繳稅”“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階段性緩繳或適當返還社會保險費”。被認為最有效的三項金融支援政策是“對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中長期貸款”“對還款困難企業的展期或續貸”。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企業希望政策常態化,包括各類就業補貼、穩崗補貼、階段性緩繳或適當返還社會保險費、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

三是融資難融資貴得到有效緩解。企業認為各類金融資源獲取難度較去年降低,包括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和政府産業引導基金。受益疫情以來金融惠企政策,企業銀行貸款成本顯著下降。

四是政商關係趨好。政商關係總體評分較去年提升較大。85%的企業表示當地政府人員做到了“積極回應或協調辦理涉企特事急事、主動向企業提供政策解讀與明確指引”等,尤其是西藏、寧夏、四川、甘肅、內蒙古、山西、陜西、遼寧等中西部省份。

民企對改善“五大環境”還有這些期待

報告指出,關於要素環境優化,企業希望政府優先在用電成本下降、融資成本下降、用工成本下降方面提供更多支援,以緩解經營壓力。

關於法治環境優化,企業主要有三項期待:建設企業維權統一服務平臺、建立法律機關部門間涉企協調機制、督促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行政等。

關於政務環境優化,企業希望在減稅降費、網路辦事、政策落實等方面加強工作。

關於市場環境優化,企業希望在産業政策支援、完善信用體系建設、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等方面加強力度。産業發展方面,企業最希望加大力度的是政府引導與扶持、高端人才儲備和産業鏈上下游配套。對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而言,企業期待政府在産業基礎、高端人才儲備、政府引導與扶持等方面精準發力。

關於創新環境優化,企業期望在高端人才引進、財政補貼政策支援、高等教育資源投入等方面持續改善。吸引創新型人才方面,企業希望加大創新型人才激勵(如人才補貼等)、加強人才住房保障、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強化人才落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