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曾經是一片貧困肆虐的土地——
作為全國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也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2013年底,通過精準識別,四川阿壩全州13個縣(市)均為深度貧困縣(市),共有貧困村606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4萬人。
這兒,如今是一片希望升騰的熱土——
易地搬遷、東西扶貧、産業融入、生態補償、政策兜底……2019年底,全州脫貧摘帽,累計完成606個貧困村退出,10.3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03%,順利實現“提前一年基本脫貧”的目標。
10月20日至23日,致公黨福建省委會前往阿壩州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調研組在青藏高原東南緣上看到的是山高谷深、草原廣袤、牦牛肥壯的幸福新阿壩。
4天時間裏,記者跟隨調研組不斷發現新阿壩的“幸福”。從紅原縣這個紀念紅軍長征走過的大草原而得名的地方啟程,調研組深入阿木鄉峨扎村,實地感受易地扶貧搬遷中“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措施落實情況,詳細了解具有高原牧區特色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和全縣開展脫貧攻堅的做法和成效,並走訪貧困戶、發放慰問金,與藏族同胞親切交流。
“我們將繼續利用致公黨‘僑’‘海’特色優勢,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引導動員所聯繫的海外僑胞和福建全省致公黨員參與到阿壩州的脫貧攻堅事業中來,為阿壩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再作貢獻。”在22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常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委、福建省委會主委薛衛民如是説。
這是薛衛民第四次帶隊來到阿壩州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從組織致公黨員農業專家深入理縣貧困一線參與幫扶,到邀請智庫專家和扶貧領域的致公黨員走訪小金縣重點關注中央扶貧政策落實情況,再深入黑水縣開展農業産業扶貧和農産品消費扶貧。4年的實踐中,致公黨福建省委會與阿壩州並肩作戰,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從初步探索到基本成熟,形成了“五步”式監督工作法,做到了訪真貧、聽真話、摸實情,調研、協商、監督一體推進。
隨著以“廣泛宣傳,凝聚力量”“組建隊伍,創建機制”“全面摸底,找準方向”“深入調研,尋根問基”“認真研究,反饋落實”為主要內容的“五步”式監督工作法實施,目前致公黨福建省委會已完成相關調研報告4篇,提出加快農網改造升級建設、推進生態脫貧戰略工程、持續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等相關建議33條。其中,“呼籲聘任當地貧困戶為生態保護員”的建議落實後,累計開發生態護林員、草原管護員、河道管護員生態公益崗位2980個,戶均增加收入6600元,帶動全州2.7萬人脫貧。
“甜櫻桃、青脆李、壯牦牛,賺票子、蓋房子、買車子,就此過上好日子。”如今,一段在當地群眾中越念越順溜的樸實順口溜,説的亦是新阿壩村民的幸福生活。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奮進中的阿壩,全州上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實行脫貧攻堅“一崗雙責”“一票否決”,形成了州、縣、鄉、村四級書記抓脫貧的工作體系,立體構築“三保四補助兩基金”的九道防線,創建“創業就業、文化旅遊、民族文化産業、鄉村旅遊、農業産業化”五類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基地近百個,以“繡花”功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儘管已從阿壩州回來數天,但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常委、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劉珂內心的歡喜和欣慰仍溢於言表。“一路行來,藏族同胞只要聽説我們是‘致公黨’的,就邀請我們進門坐坐。”
“他們不一定清楚致公黨到底是什麼組織,但他們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劉珂進一步建議,充分利用阿壩州天然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水果、高山蔬菜、牦牛、藏綿羊、藥材等特色産業,助推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人民群眾的暖意,就是脫貧攻堅的溫度。參與調研的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致公黨福建省委會副主委葉敏説:“阿壩州的脫貧攻堅工作不僅要在規定時間‘脫貧摘帽’,更要持續探索出一條讓廣大貧困戶能夠持續致富的新路子,防止返貧。”
“變化的不僅僅是村容村貌,還有老百姓的精氣神兒。”致公黨員、福州市政協委員、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軍華認為,“這樣的精準幫扶,真的幫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希望加快建立貧困地區人才引留長效機制,激勵各類人才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阿壩州的脫貧攻堅雖然成效顯著,但經濟發展不平衡、基礎條件建設滯後、地質災害多發等短板依舊存在,仍屬深度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阿壩州政府副州長蔡清禮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落實致公黨福建省委會此次民主監督和調研所提出的各項意見建議,鼓足幹勁,持續攻堅,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咬定目標,苦幹實幹。薛衛民表示,致公黨福建省委會將更加務實地推進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為阿壩州脫貧攻堅工作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勁。